厦华电子董事长郭则理施放的“烟雾弹”终于散去,中华映管的收购意愿终于在2005年底得以实现。
2005年12月29日,厦华电子终于发布公告称,称其控股股东——厦华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厦华电子58.27%的法人股股权中的32.64%,转让给台湾中华映管公司全资控股的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华映视讯成为厦华电子第一大股东,厦华集团退居第二(持股22.13%)。
此前业界推测的索尼、三星、LG-飞利浦和台湾宏基都出局,稍显意外的是,除了华映视讯外,台商独资企业——福州嘉溢电子有限公司——也以持有3.5%的股份而成为厦华电子的第三大股东。
对于这次股权转让的交易金额,厦华电子的公告并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但业内推测较此前的收购金额将有所上升,郭则理此前的表态其实是在给中华映管施加压力。
此前中华映管方面表示将用4亿元左右收购厦华电子33%的股权,也有说法此次交易金额将在120亿-160亿新台币。
过去的一个月中,厦华电子度过了20周年厂庆,还以7200万元的价格将手中持有的联想移动通信的19.2%股权转让给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随后(12月26日)将去年8月31日在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贷款提供的7660万股质押担保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了解除质押的手续。
厦华电子有关人士表示,这一切都使厦华电子的资金状况得到改善,客观上也提高了厦华电子股权转让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近两年的挑选后,厦华集团(背后是厦门建发集团)终于主动放弃了对厦华电子的控股地位,并承诺在股权交易的同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
建发集团董事长王宪榕曾表示,新股东的进入将彻底解决厦华电子股权结构上一股独大的问题,有利于厦华电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
对于厦华电子的管理层来说,这次收购中其利益也得到了保证。
厦华电子公告中指出,厦华电子的纳税地和公司总部保留在厦门,华映视讯承诺支持厦华电子在厦门市翔安区50万平方米新厂区的建设和搬迁,还计划在厦华电子新厂区的旁边,建设大规模的液晶屏模组厂,以缩短对厦华电子的供应距离,降低厦华电子的制造成本。
最为重要的是,厦华电子现有的经营班子基本不变,厦华电子与新股东在资产、财务、机构设置、人事、薪酬体系等方面都保持独立性。
双方约定,厦华电子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高管人员在厦华电子专职工作,不在新股东企业中兼任除董事以外的行政职务,以便继续保持厦华电子人员的独立性。
此外,新股东与厦华电子之间业务也保持独立。受让方华映视讯、嘉溢电子除通过行使股东权利之外,不对厦华电子的业务活动进行干预。
中华映管对外投资关系部负责人曹萱治表示:“由于华映过去没有品牌与渠道的经验,所以初期经营的主导权还是在厦华电子,厦华与LG、三星等企业的合作我们不会干涉。”
这次收购目前仍是初步协议,曹萱治告诉本报记者:“具体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协商,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才能签定最后的‘股权转让书’,而且股权转让还需要经过中国证监会、厦门当地政府的审批,中间可能仍存在变数。”
据悉,2004年10月,厦华集团也曾与彩虹集团达成不少于29%的股权转让初步协议,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宣告失败,所以目前说中华映管的收购完全成功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