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际人才整合技术资源
池内宏造,原日本松下中国公司总经理,现任创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创维光电)CEO。一个外国职业经理人在中国民营企业“掌舵”并不多见,而事实证明,一年多以来,在他领导下的创维光电正迅速崛起。
池内称,中国的现状就像日本的20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很快,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家。身为民营企业领军角色的创维要走国际化道路是中国加入WTO的必然结果。而对面临国际竞争的中国彩电业来讲,目前最缺乏的就是核心技术。日本彩电业发展至今已有五、六十年历史,那些大公司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无我有的图像处理核心技术。中国彩电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原创性、独创性,而且中国目前不仅缺乏单项的核心技术,整合技术资源的能力也比较差,这种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核心技术”。如果中国企业不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位置。
有专家指出,引进国际性的研发经营人才团队是解决问题的不错路径,创维在这方面的意识很领先。
在池内的引领下,创维光电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技术,重新制定出战略规划,朝着大屏幕、高清晰这个彩电消费大方向进军,其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逐渐开始在依赖自己的技术和人员。而后,根据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决定,又引进了另一位日本专家渡边通男,他是松下“画王”概念和技术的缔造者之一,负责创维光电的主要生产线管理。
有核心技术等于掌握主动权
池内说,创维光电主要在产品质量上下“硬功夫”,做到解像度高、色彩鲜艳、亮度高。最重要的是自己研发核心技术,生产核心零部件,比如光学引擎,创维光电是国内惟一一家能自行生产装配的彩电企业。这不仅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也是从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更好的新产品出发,毕竟,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最终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背投电视机是集硬件、软件、机械结构和光学原理等技术于一身的高端电子产品,其光学部分的设计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出电视机图像质量的好坏。光学成像镜头在整个背投电视机的光路系统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件,由于这种镜头的镜片对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能够独立设计、生产此镜头的厂家。进口镜头成本较高,若在生产中若是出现了问题,哪怕是很小的问题,却没有相应的仪器设备去检验,会在无形当中造成组件的浪费。
针对种种问题,池内总裁和渡边工厂长等高层领导决定,引进日本安普拉斯光学公司的镜头组装技术,从日本进口镜头散件自行组装,一则可以降低成本,二则可以利用引进的镜头组装技术来分析和解决背投生产中由于镜头原因所导致的一切质量问题,可谓一举两得。于是创维光电于04年六月份派出技术人员前往日本安普拉斯光学公司学习,经过数天的紧张学习后,弄清楚了工艺流程,确认了生产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工装工具及该产品对生产环境等的要求,对镜头组装的全套生产过程及规划有了较全面的概念。回国后,光电技术人员自己大胆地进行了试生产。在短短一个月内,创维光电顺利完成了设备的组装、就位和调试,经检验完全符合标准,日本专家对其工作效率及技术水平表示出高度的认同。
光电科技背投核心组件镜头车间成立,标志着光电公司在成长壮大中向着更深远的方向又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核心产品推动国际化进程
11月,创维光电受邀参加南宁东盟博览会,其自行研发组装的CRT电视墙摆放深圳展厅的最前端,成为深圳高科技成果展示的主导力量。光电CRT电视墙是深圳展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整个会场的焦点。黄宏生董事长亲临了博览会现场,回答在场记者,“创维曾经连续8年是中国彩电出口企业冠军,OEM的出口方式是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但中国企业最终走向世界一定要靠自主品牌。‘龙’要飞起来才行,而且要飞向世界。因此,选择华人密集的东盟作为创维‘飞龙计划’的起飞点。”
据创维工作人员说,电视墙在博览会上的出彩也直接辐射到了南宁当地的CRT背投销售,据办事处反映,近几天来创维CRT背投销售明显畅旺了许多。
背投电视作为新兴产品,目前还属于朝阳产业,市场前景诱人,仅美国年需求就超过200万台。中国目前也是以40%至50%速度增长,今年的销量将达到140万台。03年度创维光电投产半年就销售了近7万台背投产品,但到了最后却略有盈利,而04年度更是力争实现销售15万台。有业内专家评论说,国内企业在初创阶段能达到这样目标的还不多。而池内称,创维光电的液晶、等离子电视及数码产品也即将上马,多种自主研发、具备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产品一起上阵,相辅相成,必将推动创维进军国际市场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