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收藏本页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行业动态>海峡两岸联手制订LED产业标准

海峡两岸联手制订LED产业标准


添加时间:2012-05-30 | 返回首页
更多

    “大陆市场是很好的避风港。”2008年的最后一天,香港真明丽控股有限公司(01868.HK,下称“真明丽”)执行董事樊邦扬在其位于江门鹤山的总部向记者坦言。

 

   作为最早来广东发展的台商之一,樊邦扬在鹤山已经度过了20个春秋,从38岁的青年变成58岁的中年人。而以装饰灯起家的真明丽1998年切入LED(发光二极管)产业,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ED灯饰厂。

 

   “2008年原来预计比2007年增长30%,但金融风暴来袭后,最终2008年的产销规模只是与2007年持平,一部分产能闲置。2009年也不乐观,预计产值将比2008年略少。”樊邦扬告诉记者。

 

   LED将成为白炽灯的替代产品之一,因为它比白炽灯节能一半以上。尽管它更加环保,但是其成本仍然是节能灯的8~10倍。“现在关键是如何降低成本。”樊邦扬表示。

 

   事实上,樊邦扬希望成本降低之后的LED灯能够迅速拓展内销市场。目前真明丽90%的产品外销,只有一成内销,他希望内销的比例可以上升到五成。

 

   而如何降低成本?真明丽的办法是上下游“通吃”。十年前进入LED领域时,真明丽主要做LED装饰灯等下游产品,6年前它开始自己做LED封装,2009年它向上游再进一步,连芯片也自己做。

 

   记者在真明丽崭新的芯片工厂看到,该厂已进入试产阶段。樊邦扬说,真明丽一年的芯片采购量达2000万美元,所以要投资4000万美元上马自己的芯片厂,2009年投产的芯片厂,一个月可以生产4亿颗芯片。

 

   目前真明丽是全球唯一一家在同一厂区里,实现上下游垂直整合的LED生产厂。它自做芯片可节省芯片成本40%,大约可节省LED终端产品成本的10%~15%。而飞利浦、欧司朗、科锐等国际照明大厂都是通过并购来实现LED上下游整合的。

 

   更重要的是,真明丽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内地、香港和台湾资源整合的模式,其工厂在大陆,上市在香港,老板及技术骨干来自台湾。为了上马芯片项目,真明丽从台湾挖来芯片技术专家叶国光,并任命他为生产总监;真明丽的总裁助理王传汉同样来自台湾,擅长散热技术。樊邦扬告诉记者,像叶国光、王传汉这样来自台湾的技术、管理骨干,真明丽目前有20~30个。

 

   “现在两岸合作是最好时机。”樊邦扬断言,海峡两岸“三通”之后,台湾的人才、技术,加上大陆的市场、土地、劳动力,相信LED在大陆可以培育成一个大产业,而全球金融危机更会使两岸合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两岸LED技术合作“标准先行”

 

   两岸LED产业的合作已在更大范围展开。2008年12月21日召开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提出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其中包括加大两岸在LED照明(注:又称“半导体照明”)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两岸共同制订电子信息等产业技术标准的合作等。

 

   2008年12月29日在广东肇庆举行的“2008粤台光电产业合作交流会”上,如何推进两岸LED产业的合作也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据了解,广东目前占了全国LED产值的60%~70%。

 

   台湾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电事业群先端光源事业部总经理武祥瑞就指出,欧美日五大厂商针对LED荧光粉已进行了相互专利授权,“这张‘保护伞’必须以专利相互授权才能突破,这是两岸需要共同研讨的。”

 

   武祥瑞还说,中国大陆有庞大的市场,两岸应推动LED照明标准的协同,包括术语、测试方法、寿命、LED路灯开发标准等。

 

   “技术合作是两岸光电产业合作的焦点,希望从标准开始。目前台湾已有17项LED标准,而大陆只有7项LED标准,因此两岸LED标准合作的空间很大。”广东LED产业联盟副主席、深圳晶格世纪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古德文告诉记者。

 

   目前“海峡两岸光电产业联盟”正在筹备,希望2009年正式成立。古德文透露,这个联盟由广东LED产业联盟、台湾六大电子与资讯产业公会共同发起,福建省参与的意愿也很高,最终可能会形成粤、闽、台、港多方合作的机制。而两岸光电产业标准工作组会议,也计划2009年4月在福建举行。

 

   “海峡两岸光电产业联盟”未来还计划促成“海峡两岸光电合作研发基金”的建立,该基金将鼓励台湾企业在大陆研发,奖励产业升级,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台湾的光电技术人才来大陆发展。

 

   LED路灯一年有50亿元市场

 

   “大陆的市场、制造”+“台湾的技术、人才”,被认为是两岸光电产业合作的最佳模式。

 

   拓璞产业研究所所长张清文在“2008粤台光电产业合作交流会”上描绘了大陆LED市场的美好前景——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城市道路照明存量约有2800万盏,每年增长大约有200万盏,其中每盏需要LED约100~200颗,价格约为3500~5000元,如果新增的路灯有七成选用LED,大陆光LED路灯市场每年就约有50亿元的规模。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景观照明和夜景照明方面将大量使用LED光源,耗电只有现在的1/10,并充分体现照明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魅力。而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也会带动中国大陆LED市场的需求。

 

   台湾地区照明灯具输出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吴照麟也指出,白光LED一般照明应用产值平均年增长率20%,未来5年增长率35%~40%,预估2015年白光LED照明产值约6500亿日元(约473亿元人民币),“大陆已是全球最大的LED照明单一市场”。

 

   吴照麟认为,台湾目前LED产量世界第一并拥有优异的产业供应链,大陆拥有全球最大的LED市场和优异的量产能力,两岸产业合作可以打造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LED供应商。“总之,加强两岸LED产、学、研交流,共创多赢局面。


站内导航

注册帮助 | 国际LED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LED网 | 中国LED网 | LED照明 | LED显示屏 | LED灯 | LED路灯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 ©200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网站版权所有:深圳鼎盛创媒 | 粤ICP备07055621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内容,凡注明署名的,其版权属于署名者所有,转载请注明署名。
本站未注明来源ledwang.com之稿件均为转载稿,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发邮件与ledwang.com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