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打算建立全国性的晶圆代工厂,其背后的事实和原因何在,我想这是2006年初人们想弄清楚的事情之一。
最近有报导称,日立(Hitachi)、瑞萨科技(Renesas Technology)和东芝(Toshiba)将是首批在日本联合投资兴建一家晶圆厂的厂商。这个先进晶圆厂项目计划于2007年动工兴建,为日本半导体厂商生产芯片。
但也有人认为,这些公司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而并未全速推进这个项目。
无论什么情况,反对和支持该项目的人总有他们的理由。一方面,日本在一个类似的项目中曾经受挫,可能不希望再重复那个命运不济的实验。日立和台湾地区的联电(UMC)在2000年试图组建一个晶圆生产企业,名为“Trecenti”,但该项目在两年后不疾而终。
另一方面,日本企业有理由忘掉这段历史并组建新的晶圆厂。日本许多资金紧张的IC生产商近期无力修建新的芯片厂。建厂成本大涨,正在失去控制,下一代300毫米晶圆厂的“入门费”(entry fee)大概就需要50亿美元。
但从多数方面来看,日本修建晶圆厂的计划注定要失败。日本进入晶圆代工领域,要兴建全国性的晶圆厂,仅从时间上来看就太晚了,难以获利。晶圆代工模式正在得到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的青睐,但对于晶圆代工厂商本身来说则是赔钱的生意——台积电(TSMC)、联电(UMC)和其它少数厂商除外。
总之,日本必须现在就立即行动。兴建晶圆厂的机会之窗正在关闭。但不要期待很快会取得投资回报。如果新项目成为又一个Trecenti,也无需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