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4,我们发现,曾经一向猖獗的、大宗的、地区性、危害性很大的骗局今年有所收敛,而代之而起的是零星的骗吃骗喝的小骗却异常活跃;赤裸裸的网络购物骗钱勾当方兴未艾;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融资骗局有了新的动向,一些新的、高明的骗术也粉墨登场。
特征一:“有执照”的骗子缩头了
一些“有执照”的、以种种名目掏你的钱包的“外贸公司”明显减少,特别是深圳的几个“资深”骗子,下半年几乎活动很少,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加大了打击力度。
丹东臭名昭著的邹士刚郭文分别被被判15-13年有期徒刑;在深圳,在受骗上当者的压力和央视的曝光下,深圳工商公安联合出击,“深圳市粤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沣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港溢键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豫广盛实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悦科经贸有限公司”等41家骗子公司纷纷落网,大大震慑了骗子们的心胆。
特征二:赤裸裸的网络骗子横行网上
他们虚构公司(往往假冒香港或广东,浙江上海的大公司),建立精美的网站,伪造营业执照和红盾标志,编织超低价的电脑及配件,走私汽车、手机等假象,以低价诱惑贪小利者上钩,一旦骗上第一笔钱,拒不发货,再逼迫你继续汇款。
特征三:内蒙古某些外贸公司的借商贸旅游骗取高额差价的骗术方兴未艾
他们捏造蒙古或俄罗斯有贸易机会的名义,骗你去蒙古或俄罗斯考察,从而收取数倍于旅游公司的费用,从中牟取暴利。
这种骗术属于打法律擦边球的方式,使你敢怒而不敢言。这类骗术其实早已暴光,但仍有不少企业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关键因为这些骗子政府无法定罪,从而他们才有恃无恐。
特征四:“融资骗局”疯狂肆虐
他们往往打着国际财团在中国大陆地区总代理的旗号,通过各种渠道搜寻内地企业的招商项目,利用某些中小企业主融资心切的心理,以各种优惠诱使内地企业与其签订融资合同,骗取所谓的商业计划书、项目考察费、评估费、外汇调汇费、召开听证会等等各种名目的前期费用,然后做上一个套,等你上钩后,叫你一步步的支付各种费用,如果你在某一个环节不支付费用,则是你违约,迫使你中途自动退出,而终因你自己“违约”无法去告他们。
特征五:“手法高明”的行骗叫你欲罢不能、防不胜防
他们先从一些行业网站发布的信息中寻找猎物,看到合适的产品和厂家后主动和厂家联系,再驱车前往厂家,以外商需要厂里的生产情况为由,煞有介事地拍摄车间和生产情况录像,后向厂家收取数千元的拍摄费用和差旅费用。出口心切的厂家对于几千元小钱是绝对不会眨眼的,半个月后,他们打电话给厂家,说是外商方面通过录像对工厂有了了解,叫他们带样品去某地外商中国总部直接签约。于是,厂家就精心挑选了几件样品过去,经过双方磋商,签订出口合同,并封了样,合同规定,产品必须经过商检部门商检,须交纳3万元的质量保证金。出于对产品的放心,厂家就交了钱回家。岂知,半月以后,外贸公司说商检不合格,质量保证金没收……
2005如何防骗:明年防骗还是两句话
1.不要贸然到要货方去;这是防止网络骗子最基本的一条,特别是初涉网上销售必须遵守的法则,几乎适用于所有的贸易骗局。
2.不要支付你不该支付的钱;对方要货,自然要对方付款给你,凭什么要你先付给他回扣?还有什么商检费,质保费……贸易是平等的,买卖双方没有谁高人一等,如果你自己产品质量经得住考验,奉劝你挺起你的腰杆子,理直气壮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