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属于半导体相关的高科技产业。纵观如今的高科技产业,特别是半导体相关的高科技产业,如集成电路、通信、激光等,处于上游的芯片往往是整个产业的关键。这种关键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上游芯片的性能和价格决定了中下游产品的性能和价格,还体现在芯片供应商往往控制着整个产业的专利及标准。LED照明芯片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产品的性能。
LED产业链上游主要技术包括衬底设计、外延片生成,最后形成芯片。根据对发光效率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功率芯片和小功率芯片。在应用方面,小功率芯片主要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视指示等对发光效率要求不是很高的领域,大功率芯片则主要应用于目前市场前景向好的路灯照明等领域。
LED路灯成主流应用领域
路灯是非常特殊的灯具,不仅要解决它的均匀度,还要解决它的亮度问题。路灯的配光有一定的要求,即覆盖面积足够大、光线可以向左右方向拉长。如果配光达不到要求,就会造成路灯下面是亮的,路灯与路灯之间是暗的,好似斑马身上的花纹,所以有人形容LED路灯是‘斑马线’.如果芯片的光效不能达到100lm/W以上,芯片本身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不好,即便散热再好,光学设计再优良,都很难达到照明的要求。所以,小功率芯片的LED路灯不仅远远达不到节能的效果,而且各厂家的产品相互之间不能通用,因此,大功率集成芯片将是未来LED路灯应用的主流。芯片集成的大功率芯片--将高亮度LED小芯片以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封装在铝基板上,缩短了传热路径,制成散热性较佳的LED大功率芯片。
芯片企业增多市场曙光初现
LED产业研究机构LEDinside日前发布最新报告,截止2009年8月,中国大陆现存LED芯片生产企业达62个,近几年呈快速上涨的势头。1999年是中国LED芯片企业开始飞速发展的开始,在98年中国仅有3个相关企业,99年增加了6个,并从99年至2009年每年都有2-7个企业进入LED芯片行业。
从国内市场的收入来看,去年国产LED芯片销售额是6500万人民币,这大大超过了2003的1000万人民币。在2008年LED应用收入(RMB450亿)中,占最大部分的是封装和芯片制造业,分别是185亿元人民币及19亿元人民币。在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刺激预期之下,很多企业在开始扩产,三安光电今年将18台MOCVD设备扩张到33台。此外,一些在小芯片领域技术相对成熟的企业,也开始准备上马大功率芯片的项目。国产大功率LED芯片的光效增长越来越快。2005年,使用进口芯片封装,中国最好的白光LED在350mA电流下光效达到了30?35lm/W,而使用国产芯片封装的却只有20-25lm/W.现在,国产LED芯片的封装已达到了在350mA电流下光效为80?90lm/W。
企业自主量产少主要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