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半导体照明专利领域依然“战事”不断。
韩国的专利控股公司Bluestone
Innovation控告台湾LED厂商璨圆光电;友达光电则向日本夏普公司及其美国子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三星在美起诉欧司朗侵犯其LED技术专利;
日亚提出LED专利诉讼,投诉亿光电子的产品……纵观专利“战事”,主角依然是一些有“家底”的大厂,专利之战更多的是有资格者的游戏,其他则更多是避之
唯恐不及。
而在一场场专利热战的同时,专利大户企业之间的合作趋势也渐渐明显,比如Cree与欧司朗签署全面性的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
议,此前Cree已与飞利浦签署类似的交叉许可协议,也已与日亚和丰田合成公司达成了关于LED技术方面的现有专利协议。而欧司朗除了与Cree合作,也
表示已完成与日亚化学、丰田合成和飞利浦的全球专利互授,此外还有夏普与丰田合成签署LED交互授权协议;友达与夏普互相授权撤诉,瑞轩与LG专利侵权案
和解等。
有分析指出,巨头们的专利互授已成为了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国际专利之争的大势所趋,巨头们的联手,无疑共同筑起一座专利之墙,墙外的企业不免有些如履薄冰。
也有分析指出,高科技业的技术一旦进入市场起飞阶段,专利的世界大战也跟着展开,专利战的应战能力也成了LED照明产业的高进入门槛。针对科技业国际专
利战争规模愈演愈烈,台湾和韩国的产业界均有明显动作,台湾工业研究院宣布成立智财银行(IP
BANK),协助台湾厂商迎向国际专利战,成立反诉型基金,募集规模至少5亿新台币,结合政府与民间之力迎战国际专利战争;韩国LED业者则将共同针对海
外企业的专利攻势进行大规模反攻行动,欲以专利共识阻断其他竞争厂的大规模诉讼。
“中国企业在专利问题上切不可‘掩耳盗铃’,应该重视
起来,有所准备的应付必将到来的事情。”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了解专利态势、加强专利预警也同样显得尤为紧迫。目前,LED照明产业核心技术多为国外企业所
掌控,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企业不仅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且拥有全球LED照明产业链上游区域80%~90%的原创性发明专利,但目前国内申请多为外
围专利,核心专利缺乏,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专利问题尤其需要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