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半导体照明)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以节能、环保、安全、长寿的特点,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照明光源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去年全球应用市场总额已达500亿美元。3月3日,广东省科技厅在东莞召开了为期两天的LED产业线路图研讨会,为全省LED技术和产业发展“把脉”,明晰行业发展思路,谋求通过制定产业技术线路图,提高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和影响力,推动广东LED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现状:
LED产业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LED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尤为突出,但我们在上游关键技术攻关上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技部国家半导体照明办主任吴玲在研讨会上指出,我国LED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外延片的生产、芯片的制备和封装、led产品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总体上仍呈现出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
吴玲举例说,产业链上游的外延生长是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含量最高,也是对产品品质、成本控制影响最大的环节,但这些核心技术却掌握在少数国外企业手中。如MOCVD系统是LED外延生长的主要设备,占外延成本的40-50%,但是全球90%以上市场被德国和美国的两家公司垄断;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原材料以MO源、蓝宝石衬底、SiC衬底和NH3气为主,目前也被美、日等国家控制。
吴玲同时也指出,由于国内LED应用领域专利数量众多,增长较快,出现了跨学科、领域、行业的紧密合作良好局面,以及在节能环保背景下的政府支持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也使我国这一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比如广东今年提出了建设‘千里十万’工程,东莞也提出要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主动承接穗深港澳LED产业辐射,大力发展中下游封装、销售、推广应用及提供产业配套服务等,都将为珠三角地区LED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发展方向:
围绕“创新”谋求产业突破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在研讨会上介绍了广东LED产业的发展情况。他指出,在发展节能环保事业和推广高新技术应用的大背景下,广东非常看好LED产业的发展前景,在规划LED产业发展、加快LED产品市场应用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他强调,虽然目前广东LED产业在国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但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广东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要通过创新尽快解决市场急需的产业化关键技术,逐步向专利纠纷少的上游领域延伸;要通过创新,在附加值较高、技术突破难度较大的领域取得突破。
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罗毅教授、中山大学王钢教授等分别作了《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展和市场走向》、《广东省LED外延及芯片产业技术发展和市场走向》的主旨发言,并和与会者展开深入研讨,有关专家还对广东LED产业技术路线图计划进行了介绍。据了解,由广东省科技厅委托清华大学设计的LED产业技术路线图,旨在将广东LED产业上游的外延、芯片生产,一直到位于产业下游的产品封装、产品应用各个环节所涉及的关联、直系企业纳入全盘规划,指导企业创新技术成果、通过申报新专利规避已被垄断的专利技术,使企业明晰产业链各个环节,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勤上光电LED远程控制系统受关注
3月3日晚,参加本次研讨会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还慕名前往东莞常平、石排、石龙等镇,参观了由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LED路灯工程,勤上光电技术人员现场演示的大功率LED路灯远程无线控制系统更是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
据勤上光电董事长李旭亮介绍,目前这批已在石排镇石洲大道等路段成功安装的大功率LED路灯,技术上使用了勤上光电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可对LED路灯、隧道灯实现远程控制,既能对灯具实现远程开、关和调光控制,又能远程采集各种灯具工作时的电量、温度等数据,维持灯具的正常运行,在减少人工维护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方便了灯具的管理。看着工作人员现场对路灯照亮度的远程调节,以及各种数据的顺利统计、汇总,许多企业代表对这一系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专家们也对勤上光电的科技开发水平置以好评。
据了解,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东莞的LED龙头企业,经过16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20多万平米的大功率LED照明生产基地,具备了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生产能力,并拥有包括LED远程无线控制系统在内的200多项专利,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