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芯片代工业普遍困境
已三度推迟IPO计划的上海宏力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宏力”)日前传出财务周转不畅的消息。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获悉,由于迟迟未能获利,加上2006年资本支出额度较高,宏力一笔总额为6.8亿美元的联合贷款可能无法按期偿还,因此,该公司已向7家联贷银行提出要求,欲延迟偿还。
宏力公关部经理陈瑛对记者表示不知情。
记者了解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有限公司是7家债权银行之一。宏力目前则是该行第二大贷款客户,已接受其信贷额1.6亿美元。“宏力确实是我们第二大贷款客户,但目前偿付正常,所谓贷款重组的消息都是传闻。”上海浦发银行董秘沈思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不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却对记者说,一周前,他便从浦东发展银行确认了延迟偿还的消息。他解释说:“目前来说这笔贷款还款正常,并没将它归到‘关注类’,仍是‘正常类’贷款,但是宏力确实已经提出了延迟偿还的申请。而且,这笔贷款属于项目融资,包括该项目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都是足额抵押给银行。”
事实上,彭博新闻社17日已有消息称,3月9日,宏力与银行方面曾开过会,宏力申请延期,以免公司财务重整协议无法达成而造成还款逾期。该报道透露,至少有3家银行支持宏力的提议。
宏力成立于2000年,投资16.3亿美元兴建了两座半导体厂,其中一座是12英寸规格。不过目前只有一座投入运营,其12英寸厂房依然空置。
一位半导体产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宏力虽与中芯国际同期起步,但正式投产却比后者慢许多。中芯国际2000年8月在上海打下第一根桩,仅经过13个月便正式投产。而宏力2000年11月打下第一根桩后,直到2003年9月才真正投产,几乎落后两年。
宏力投产之后,便遭遇了产能闲置的尴尬。尽管2004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回归,宏力半导体产能大幅提升,但好景不长,2004年底,全球半导体产业再次进入新的低潮期,从而导致宏力2005年的总营收大幅下滑,当年IPO计划也因此无奈延期。
来自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特许等代工同行的竞争日益激烈,投产后近三年来,宏力在技术制程、产能储备、资本支出方面,均远远落后同行业前四名的对手。
不过,宏力的困顿其实也正是大陆半导体代工业的缩影,在半导体产业黄金期真正到来前,这段磨难将无法避免。作为大陆代工业初创者,宏力、中芯、华虹NEC等面临的问题基本类似。比如中芯国际虽列大陆第一,但2005年依然亏损约1.015亿美元,同样挣扎在“温饱”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