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9日晚,美丽的珠江岸边流光溢彩。经过整改装修的广州市百年老字号———南方大厦重新开门迎客。
在大楼面向珠江的外立面,数不清的灯光掩映成辉。随着灯光亮度、颜色、花样的不同变化,在夜空中变幻出999种不同的图案,引得上千市民驻足观看。成为珠江夜游一处最灿烂的景观。
而使重生后的南方大厦如此光彩照人的就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技术,也叫LED。南方大厦也因此成为珠江沿岸首个外立面采用第五代LED技术照明的建筑物。
LED技术从深闺走向市场
承建此次南方大厦夜景照明改造工程的是北京光泉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而该技术来源于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基于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白光光源的研究。
该中心经过三年对LED技术产业化推广的深入研究,项目组已经使照明产品的性能指标和成品率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000年中心以科研成果为基础,创建了专门从事蓝光LED芯片生产的上海北大蓝光科技有限公司,使研究成果走上了产业化道路。2004年更与中科院半导体所联合成立了北京睿源固态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大功率、高效率LED芯片生产技术的产业化转移。
这两家公司都是从事管芯的生产和制造。而作为世界各国高科技领域竞争的焦点,白光LED的封装技术也已经在北京宝龙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了转移。
至此,北大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的上述几家公司,已累计吸引社会资金过亿元,技术转化占股过千万元,形成了半导体白光照明产业完整的产业化链条。
一年节省一个三峡电站的总电量
国际上,在这一领域早已狼烟四起。日本于1998年,美国于2000年相继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计划”。我国2001年863计划立项,2003年6月紧急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
据承担该项目的北大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张国义教授介绍,这一切都是因为半导体照明技术有着传统照明无法匹敌的优势。
它耗电量低,有着强大的节能效果。预计白光LED照明的耗电量是同等照明亮度白炽灯的八分之一,日光灯的二分之一。张国义跟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用LED取代我们目前传统照明的百分之五十,每年我国节省的电量,就是一个三峡电站发电量的总和。其节能效益相当可观。
用电量减少了,就可以少建电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防止温室效应,也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以此来减轻二氧化碳排放权对能源分配、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影响。另外,对于传统的白炽灯汞污染问题,LED也能轻松解决。
改变传统照明观念
LED还是一种绿色光源,它没有频闪,无红外和紫外辐射,并且发出的光色度纯,这些都是白炽灯和日光灯永远也达不到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照明技术,LED具有小型化、寿命长、平面化、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照明观念。使我们可以从传统的点、线光源局限中解放出来,实现照明光的随意布置。
张国义说,到那时候,人们可以根据房间的不同用途,设计出不同的用光造型。甚至可以在卧室中通过光线模拟出日出和日落的感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设计不同的灯光效果。
除此之外,因为LED工作时使用的是2—5V的直流电压,而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很容易达到LED的工作电压,所以与传统的照明技术相比LED特别适合与太阳能相结合。
据了解,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将风能、太阳能、LED三者结合来进行住宅、办公楼等建筑物的制冷、取暖和照明。这种崭新的尝试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如果能够成功地进行推广将会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LED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不但如此,它还能够带动半导体制造业和原材料制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专家预言,LED作为照明光源,就像晶体管取代电子管一样,大势所趋,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