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场需求增长、供货紧缩以及售价稳定,iSuppli公司预测2006年纯代工厂将恢复增长,但比2005年的增长率略微下降。2006年,全球纯代工厂营业收入有望在2005年164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19.6%,上升到197亿美元,但预计增长率将比2005年下降0.8%。
从2005年到2006年,纯代工厂营业收入增长中的主要波动在于半导体行业的不确定性,这个问题已经成为2006年该领域内的主要话题。
激烈争辩的焦点在于:半导体行业从供应到需求的振荡波动要间隔多长时间及运行规律如何?辩论的一方认为,半导体行业已经成熟,通过改善管理,周期性繁荣和波动将会最小化。反对一方陈述说,尽管整个半导体行业在前进,业务高度竞争的性质—市场占有率决定成败—将持续迫使企业进行不切实际的扩张,从而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和严重的价格侵蚀。
对于纯代工厂而言,2005年则明显暴露了他们业务模式的脆弱性。尽管2006年将是一个恢复之年,但在代工行业内,驱动市场波动的基本矛盾正在日渐突出。
由企业建立的第三方制造模式探索提供服务以便聚合来自不同客户的需求。随着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的崛起,该模式发展迅速。代工厂对于创新型和积极进取型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的成长是关键,他们需要先进制造商提供支持与业已建立的集成器件制造厂商(IDM)竞争。与此同时,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鼓励了代工厂扩大产能。代工制造商在2001年获得了长足发展,因为整个半导体行业曾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均衡缩减。IDM认识到,与在内部完成所有制造相比,把对先进和成熟产品的需求外包出去,可以提高资产利用率和现金流管理水平。目前,大约1/3的代工厂需求发源于IDM。
现在,纯代工厂供应商服务两类雇主: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和IDM。因为在需求上的分离,代工厂供应商经历了加速增长和与整个半导体行业相比明显的快速衰落。
图1提供了10年期间代工厂与整个半导体行业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比较,阐明了业务的相对不确定性。

图1:纯代工厂与整个半导体行业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比较。(营收百分比变化)
在2005年上半年,由于整个半导体行业调整了其适中的库存组合,IDM和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对代工厂的需求出现了一次下降。该行业在2005年下半年恢复到3.6%的中等增长率。然而,代工厂不能克服该年度上半年的订单损失,因而在2005年遭受了紧缩。此时,业内需谨慎乐观地看待2006年半导体行业的关键阶段。然而,在供应链上存储器的超额库存仍然让大多数企业变得无所事事。
图2为iSuppli对全球纯代工厂营业收入的预测。

图2:全球纯代工厂营业收入预测(单位:百万美元)
考察那些驱动iSuppli公司2006年预测的因素可见,供应链中的半导体库存现在处于至少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随着需求的持续增长,代工厂已经加速生产,不仅仅是满足即时订单,而且要为今年下半年的季节性增长构建小量的缓冲库存。
2006年制造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快速扩充产能上线生产。在2005年,资本支出比2004年减少了5.8%。随着企业严格管理现金流,增加产能将使企业2006年上半年直面挑战。尽管有此困难,2006年仍标志着纯代工厂业务开始长期实现稳定增长,在2009年之前有望以两位数扩张,预期在2010年仍以高数值的个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