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收藏本页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行业动态>中国灯饰灯具行业进入高门槛时代

中国灯饰灯具行业进入高门槛时代


添加时间:2012-05-30 | 返回首页
更多

一直以来,中国灯饰灯具行业被社会乃至行业人士“公认”门槛很低,投入少、技术含量低,用心做就可分得一杯羹。然而这种状况将成为过去,成为历史。

  长期以来,中国灯饰行业一直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低端,只是简单的加工、组装。得益于古镇极为完善的配件、物流和配套设施,一间小屋、三五个人,买一些配件即可生产、销售。不少当老板的既是规划者、生产者,也是销售者,甚至是搬运工、设备维修工,身兼数职,成为“全能型人才”。不仅如此,因为产品缺乏技术含量,企业在技术、设备上投入非常低,几万块钱就可以说有“资本”,十万元以上的就是“资金比较充裕”,上百万元的已经是“大手笔”了。

  低门槛、低技术含量、低投入的产业环境,为灯饰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迅速成长的平台,也正是因为门槛低,古镇才有如今5000多家企业的产业集群,才有全国近10万灯饰商家,才有中国灯饰产业“蚂蚁雄兵”的美誉。

  然而如今,再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进入这个行业的时代了。

  据本报调查了解,2005年,古镇灯饰企业最高峰时超5600多家,但自2006年以后,企业数量就没有再突破,并开始出现兑减现象,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一批缺乏资质、实力的厂商在大环境日趋吃紧的情况下开始淡出市场,特别是在行业单品冠军及推荐品牌这批一线企业开始进行规模化生产的情况下,市场集中度正在慢慢提高,低压灯、羊皮灯、台灯、客房灯等品类甚至开始进入“寡头”时代,只剩下仅有的几家企业在市场上风光无限。

  事实上,灯饰行业已经进入高门槛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综合实力比拼的阶段。

  所谓的低技术更多的是指照明行业中的灯具企业,光源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方面的投入并不低,而且这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代表着整个行业的未来。

  在品牌企业和商家的过度营销下,行业营销已经从省会逐渐下沉到二、三级市场、隐形渠道,营销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企业想四两拨千斤已越来越难。随着企业对市场的狂轰滥炸,受众已经日益疲惫,企业在营销上必须更科学、更系统、更精准,才可能在林立的竞争对手中胜出。

  上半年,商户对于企业的投诉数量急剧攀升,据本报对最近两个月的统计,商户投诉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90%,其中80%以上的投诉集中在产品售后服务上。众多被投诉企业表示,市场不景气,企业生存都难以维持,售后服务只好能推则推。

  与此同时,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和市场争夺,市场资源已经被重新分配,优质商户、渠道资源已经被品牌企业所拥有,并融合成品牌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部分,其它非主流品牌只能越来越被市场边缘化。

  我们知道,在美国读大学与在中国不一样:美国高等教育实行开放式入学,但在学生毕业时,采取严格的、综合性考核,学生稍不努力就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中国则不然,进入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旦考上几乎就可以顺利毕业(目前各所大学对于毕业生的要求已经开始改变)。

  其实现今的灯饰行业有点像在美国上大学,进入容易,想毕业却很难,而这种环境也往往能够造就具有较高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素质全面的灯饰企业,也能体现残酷市场中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生存能力,而这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今正是行业转型之际,但愿我们的中小企业都能顺利拿到自己梦想中的“毕业证”。


站内导航

注册帮助 | 国际LED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LED网 | 中国LED网 | LED照明 | LED显示屏 | LED灯 | LED路灯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 ©200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网站版权所有:深圳鼎盛创媒 | 粤ICP备07055621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内容,凡注明署名的,其版权属于署名者所有,转载请注明署名。
本站未注明来源ledwang.com之稿件均为转载稿,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发邮件与ledwang.com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