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收藏本页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行业动态>LED芯片行业洗牌大战启幕 资本“寒流”加剧整合

LED芯片行业洗牌大战启幕 资本“寒流”加剧整合


添加时间:2013-06-06 | 返回首页
更多

  自去年以来,三安光电(SH.600703)入股璨圆光电、德豪润达(SZ.002005)突击雷士照明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以来,中国大陆LED上游芯片行业仍持续震荡,并购整合举动频繁,亿元级芯片厂停产歇业亦同步上演,上述一系列事件似乎预示着LED上游芯片行业整合大潮已经来临。

  今年春节前夕,位于杭州湾LED产业园的亚威朗光电股东发生剧烈震荡,公司停产歇业,随后启动重组。

  2013年4月9日,中国大陆红黄光芯片老大——乾照光电(SZ.300102)与(萨摩亚)金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关于东莞洲磊电子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意向协议》,拟通过从自有资金受让金鹰科技持有的东莞洲磊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方式控股东莞洲磊。

  紧随其后,马鞍山圆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圆融光电”)宣布顺利收购江西睿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睿能科技”),并已完成转让程序。

  一场洗牌大战的阴云已然笼罩了整个芯片行业,股权收购、参股控股、停产重组等一系列手段被各芯片厂商运筹于股掌之中,LED上游芯片产业整合已进入实质阶段。

  上游整合持续发酵

  早在三安光电入股璨圆之前,中国台湾地区外延芯片行业就已出现了“大鱼吃小鱼”的案例。2012年8月,晶元光电砸下40亿新台币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收购了广镓光电,成为其全资控股公司。

  晶电董事长李秉杰表示,以并购方式扩大芯片产能规模是晶电的既定策略,也是晶电出于行业整合的需要。

  并购广镓后,晶元光电所拥有的MOCVD设备接近300台,在设备数量上已基本可以与国际LED芯片巨头相抗衡。“2013年一季度晶电的设备开工率约为70%,二季度有望攀升至90%以上,估计公司的亏损状态可能将在二季度末达到盈亏平衡。”晶元光电大陆销售中心——晶元宝晨光电副总经理王俊博告诉记者。

  一直视晶元光电为其劲敌的三安光电也没有闲着。在晶元光电“迎娶”广镓后短短三个月不到时间,一心想超越晶元光电成为亚洲第一的三安光电董事长林秀成终于按捺不住。

  2012年11月,三安光电拟使用自筹资金不超过23.52亿元新台币(约为5.06亿元人民币)认购台湾地区第二大外延芯片厂璨圆光电以私募方式发行的不超过1.2亿股普通股,以持有璨圆光电约19.9%的股份跃居为第一大股东。

  此前,李秉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三安与晶电的斗争由来已久,2012年上半年广镓光电业绩一度陷入巨亏与三安光电的芯片价格冲击不无关系。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从萌芽期到爆发期再到成熟期的过程。LED芯片行业现在正处在从爆发期过渡至成熟期的过程中,此时产业链会有一些比较激烈的变化,大企业之间开始抓紧兼并整合。”王俊博对当下LED产业上游形势作出了上述判断。

  实际上,行业临近爆发阶段往往也是各大龙头企业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就在三安光电宣布入股璨圆光电不久,德豪润达以雷霆之势通过购买股份和大股东股权转让的方式入股雷士照明,以持有其20.5%的股份成为雷士第一大股东。

  迈入2013年以后,LED上游整合兼并态势继续发酵,包括马鞍山圆融光电收购江西睿能科技、厦门乾照光电收购东莞洲磊。

  上海东方证券分析师周军认为,中国大陆LED上游产业格局逐渐明晰,以三安光电、德豪润达为首的7家上市公司已初步形成第一梯队,其余非上市的几十家芯片企业为第二梯队。

  但除了湖南华磊、上海蓝光以及山东浪潮华光外,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较弱,未来必然是被并购整合的对象。

  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预计,2013年将是上游外延芯片整合启动年,而到了2014年LED产业整合将会大规模展开。

  新一轮淘汰赛开局

  除了兼并重组,老牌芯片厂商大连路美近日被曝出陷入拖欠工资、罢工停产困境,新生代公司亚威朗亦停产歇业,也让LED芯片行业洗牌效应日趋显现。

  4月下旬,大连路明旗下子公司大连路美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连路美”)被曝出因经营困境停产,并遭百名员工堵门讨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连路美陷入经营困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公司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大连路美高层更换频繁,前后两任总经理孙智江、康建上任不久先后辞职,其他员工流动也很频繁。”该人士称。

  除内部管理存疑外,记者通过咨询鸿利光电雷曼光电瑞丰光电以及晶台光电等国内几家主流封装企业相关负责人得知,他们很少甚至没有用到大连路美的外延芯片。

  而根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2009年—2012年中国大陆芯片企业竞争力排名报告显示,大连路美从2009年的第4位,下滑至2010年的第7位,而到了2012年则跌出了大陆前十名外延芯片企业行列。

  由此可见,大连路美芯片产品在大陆的市场份额已经日趋萎缩,而又逢2012年下半年芯片价格战厮杀,遭遇经营困境自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而年初亚威朗光电也被曝出停产歇业,亦是因内部管理、高融资成本以及给供货商大肆放款等造成资金链告急,从而进行资产重组。

  “上游芯片企业的倒闭,原因是多方面的,内部管理漏洞、行业恶性竞争以及企业决策失误都会导致公司陷入困境。”武汉迪源光电董事长董志江向记者表示,LED上游产业的淘汰赛才刚刚开始,未来两年内可能有更多规模较小的芯片厂家面临被淘汰出局的结局。

  董志江认为,除非依靠企业自身优势,找到合适的细分市场,并且实现盈利,否则规模较小、缺乏资金链支撑的芯片厂家很难撑过今明两年。

  值得关注的是,除大功率LED芯片外,2013年一季度中国大陆市场芯片价格跌幅已低于4.5%,为近两年来单季跌幅最低。GLII预计,今年二三季度芯片价格将逐步趋于稳定,毛利率也将回调,但大部分LED芯片企业能否扭亏为盈,仍有待后市考验。

  资本“寒流”加剧整合

  尽管LED照明市场渗透率在逐步提升,但近年来LED行业的不景气仍旧让资本市场对LED行业的投资态度变得迟疑、冷淡甚至失去兴趣。

  浙江华睿投资公司董事长宗佩民甚至直言:“现在国内芯片企业已经没有任何投资价值,投入就等于亏损。”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目前大陆地区共有47家LED芯片厂家,有近40家公司面临经营困境。但对于LED上游而言,资本市场的冷淡却在无形中加剧了芯片行业兼并整合的步伐。

  “LED芯片行业已经步入资本竞争阶段,企业要想抢占制高点,要么自己扩产,要么进行并购整合。”华灿光电副总裁边迪斐对《高工LED》记者坦言,前两年大量资本扎堆上游,但是现在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利润,如不设法扩大市场份额,另寻融资渠道,破产或者被兼并收购可能是这些企业的唯一出路。

  但恰逢此时,屋漏偏逢连夜雨。

  2012年底开始,证监会下令对IPO在审企业掀起财务核查风暴。受此影响,以LED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如大连路明、云南蓝晶等均折戟IPO。而对于陷入经营困境的非上市芯片企业来说,要想登陆资本市场更如水中捞月。

  不过已成功上市的LED企业在整合并购中并非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近期三安光电等公司曝出的一系列违规事件以及早前不少LED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似乎让资本市场对被誉为“朝阳行业”的LED产业前景产生怀疑。

  近日,三安光电被指原拟投入50亿元募集资金的芜湖光电产业化(二期)项目缩水至40亿元后又悄然搁浅。

  而三安光电董秘王庆给出的解释是,放弃此次增发的主要原因系增发周期过长、融资市场低迷。

  虽然资本不看好上游芯片领域,但2013年仍不乏新进入者和扩产者,聚灿光电、芯片教父张汝京执掌的西安神光皓瑞在寒冬期开始向上游产业整军备战。

  “按照市场情形,当下投资LED上游新项目自然不合时宜,这几家企业的棋局让人看不大懂。”王俊博坦言,LED芯片市场主要受实际供需情况的影响,这几家企业外延芯片项目仍处在筹备期或投入期,因此短期内不会对上游芯片格局带来多大影响。

  “未来三年,一部分芯片企业会参与到横向整合中,一部分企业会逐步退出,而剩余的企业会参与到中下游产业垂直整合中去。”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D事业部总经理吴永胜告诉记者,未来上游芯片领域的竞争将更多表现在细分市场定位、企业管理以及技术是否具备优势等方面,而非仅以企业规模大小定输赢。



站内导航

注册帮助 | 国际LED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LED网 | 中国LED网 | LED照明 | LED显示屏 | LED灯 | LED路灯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 ©200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网站版权所有:深圳鼎盛创媒 | 粤ICP备07055621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内容,凡注明署名的,其版权属于署名者所有,转载请注明署名。
本站未注明来源ledwang.com之稿件均为转载稿,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发邮件与ledwang.com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