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收藏本页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行业动态>点亮液晶电视 LED机会无限

点亮液晶电视 LED机会无限


添加时间:2012-05-30 | 返回首页
更多

  近年来,LED凭借轻薄便携、画面细腻、无汞环保以及高辉度、高色域等诸多优点,逐步取代冷阴极灯管(CCFL),成为平板显示领域重要的背光源之一,同时也成为拉动LED产业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所以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的背光装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过,LED背光液晶电视诞生至今不过区区数年时间,甚至有人把2010年做为LED背光电视的市场普及元年。以往持续困扰业界的LED背光模组发热量过大、动态响应效果不足等问题是否得到了很好解决?LED背光产业、技术发展方向是什么?LED背光电视的大规模应用又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哪些机会与挑战?2010年4月20-21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在上海光大国际大酒店主办的“2010上海国际新光源&新能源照明论坛”上,特别设置了由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协办的“新光源显示的发展”专题峰会。针对上述问题,各方业者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LED背光市场迅速扩大

  LED作为背光源首先应用在手机、GPS导航仪、便携式DVD播放机、数码相框等中小尺寸液晶背光市场,随着价格的下降,市场接受程度的逐渐提升,国际主流显示厂商正着力于将LED背光源进一步推升至更大尺寸的液晶电视领域,同时也为LED产业拓展更大的商机。

  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 Search研究总监张兵在本届论坛上预测,2009年全球LED背光液晶电视销量约为424万台,只占整个液晶电视市场的3%,但至2014年销量将猛增至1.56亿台左右,占整个液晶电视的市场份额也将飙升至64%。此外,LED背光源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应用已持续多年,市场渗透率已相当高,2009年已达61%,2010年将达84%,2012年笔记本电脑将停止使用CCFL做为背光源。LED在液晶显示器中的渗透率在2010年也将增长到16.8%的比例。对于国内电视市场,创维集团显示技术事业部总裁李小放预测认为今年国内LED背光源液晶电视的销售量有望达到1000万台,占国内彩电销售总量的25%。

  LED背光电视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一方面为电视企业创造了产品升级换代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LED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大,作为背光源的LED用量将以几何倍数增长。比如在笔记本电脑中,使用的LED数量约40~60颗,而在侧光式LED背光电视中,LED用量达到300~400颗(以40英寸计),采用直下式背光结构的电视,用到的LED数量将会更多,达上千颗。

  电视厂商积极布局

  LED背光电视市场扩大,成为电视厂商产品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纷纷把推广LED背光电视做为重要战略。日本电视机厂成为此方面首先着鞭者。根据香港应科院蔡振荣博士在本届论坛上的介绍,2004年索尼就率先将LED背光技术产品化,推出了采用LED背光的40英寸、46英寸的液晶电视。尽管这些产品都存在功耗高、发热量大和价格高昂的缺陷,但LED在显示质量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开始引起业界的关注。LED背光电视商用化的真正推手要属韩国厂商三星电子。2008年6月,借着北京奥运会开办之机,三星开始为LED背光电视大规模宣传造势,并在中国市场率先发布产品,尽管当时主打的还只是公共显示市场。三星LED背光电视大规模涉足家用市场基本是从2009年开始,上市6个月累积销量就达100万台,至12月底销量达到230万台,在金融危机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通过技术上的创新赢得了市场先机,成为经典LED应用营销案例,三星表示其2010年LED背光电视的销售目标是1000万台。

  中国厂商推动LED背光液晶电视的积极性也非常高,现在国内电视厂商已将LED背光电视看成是调整产业格局,拉近与国际显示巨头间差距的一个契机而积极布局。根据海信电器模组公司研发经理乔明胜的介绍,在国家863计划“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支持下,2008年7月海信自主研发的42英寸超薄LED液晶电视TLM42T08GP批量上市,成为全球第三家实现LED背光电视批量上市的公司。目前,TCL、创维、康佳、同方等国内主流电视厂商均已推出LED背光电视,很多厂商正着手进行LED液晶模组的研发和制造。

  为了稳定LED供应链,加强垂直整合力度,国内电视厂商在布局LED产业方面的意图也非常明显。在本届论坛之上,创维集团显示技术事业部总裁李小放表示,对于中国电视企业来说,低成本液晶面板+低成本LED背光将是一个发展机会,应当将其作为战略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利用这次CCFL-LCD背光电视向LED-LCD背光电视转型的机会,以技术进步来推动成本降低,缩小与世界一线品牌的差距。在此情况下,国内多家电视厂商均应在相关产业链上积极布局,着手完善供应链体系,加强与重要部材供应商的策略伙伴关系,有计划地向供应链上游扩展,建立完善供应链体系的本地化。康佳昆山液晶模块厂总经理姜小仪也表示,中国是电视大国,在CRT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现在进入液晶时代,也应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为此电视厂应不断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包括将LED的封装、芯片、外延等产业整合在一起,打造一个本土的有竞争力的LED背光源产业链。

  在电视厂商的积极参与下,中国LED产业进一步扩大背光应用的市场份额,提高创新应用技术水平的成功几率将大大增加。

 

  产品技术推陈出新

  LED作为背光源应用于液晶电视只有短短数年时间,尽管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商机,但许多技术问题尚在探索改进之中,因此技术更新的速度相当快速。本届论坛上,多位嘉宾对当前LED背光的主流技术进行了深入介绍。

  业界首先需要面对的还是老生常谈却不易解决的热效应问题。根据京东方茶谷技术副总监彦军的介绍,由于现在LED的功率比较高,并且有一定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而背光源对热信赖性要求比较严格,过热影响电路元器件性能、降低LED的发光效率、膜材方面产生褶皱现象、背光源局部温度过热,在模块做老化试验的时候将产生液晶工作不稳定现象。直下式LED大尺寸背光源,有一定量的混光高度,对散热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在整个的LED大板上会相应的做散热板,达到散热效果。而现在开发量产的大尺寸LED侧发光式背光源,要求灯条(Light bar)数量减少,LED的功率加大,对LED灯条的散热要求变得更高。现在的技术是灯条使用铝基板,灯条在组装到背光源上需要散热条,结构方面要配合更好散热。未来随着灯条和LED数量的进一步减少,亮度进一步增加,对现有技术是一个挑战。现在各个LED厂家都在研究LED模块,该种技术是把多个芯片封装在一个模块下,并相应做散热处理,在灯条模块中混光达到最佳状态,并且使用陶瓷封装加强散热。

  其次,LED背光控制技术正成为LED液晶电视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乔明胜的介绍,液晶电视发展的关键之一是LED背光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完善。现在LED背光控制技术的开发目标日益明朗,即克服或改善液晶显示固有的问题,如暗灰阶的漏光问题,液晶显示拖尾现象以及改善画质、提高色域、节能环保等。在各种LED背光控制算法中,分区动态控制算法可很好地解决上述液晶显示的缺点,因此是不二选择、大势所趋。LED背光控制技术大致可以分为,提高对比度的LED背光控制算法、改善运动拖尾的LED背光控制算法、LED背光的高色域算法、给人舒适观看效果的LED动态控制算法等。

  此外,选用直下式还是侧光式,白光LED还是RGB LED也是当前业内议论的重点。对此,香港应科院蔡振荣博士表示,在技术发展趋势上,蓝光LED+RG荧光粉的白光LED由于具备较佳的色域、适中的价格,正成为液晶电视背光源的折衷解决方案。受益于导光板的良率、散热成本下降、LED效率提升等,侧背光成为重要的背光方式之一。侧背光式动态背光控制技术、直下式2D区域动态背光控制技术成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站内导航

注册帮助 | 国际LED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LED网 | 中国LED网 | LED照明 | LED显示屏 | LED灯 | LED路灯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 ©200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网站版权所有:深圳鼎盛创媒 | 粤ICP备07055621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内容,凡注明署名的,其版权属于署名者所有,转载请注明署名。
本站未注明来源ledwang.com之稿件均为转载稿,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发邮件与ledwang.com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