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国家级开发区先进行列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9月18日,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3.37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南京新港高新技术工业园、国家级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江苏高校科技工业园、南京生物医药科技工业园、南京韩国工业园、LG产业园等"区中园",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为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05年经信息产业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
十几年来,我区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在信息产业部和省信息产业厅的指导与帮助下,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使开发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连续4年被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和"外向型经济工作优胜单位",连续3年被江苏省政府评为"先进开发区"。
扩大招商引资
截至2005年5月底,开发区累计批准进区企业1601家,投资总额550.16亿元。其中,三资企业357家,投资总额55.6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7.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63亿美元。目前在区内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30个,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53个,世界500强在区内投资企业27家,开发区已成为南京市外向型经济的主要集聚地。
加强开发区基本建设
建区以来已投资近40亿元建设基础设施,全面完成了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热、通信、燃气、防洪、排涝和排污等配套工程的建设,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区内的国家级南京出口加工区,首期1.2平方公里已于2003年9月28日通过国务院验收,正式封关运作;2002年设立、聚集了10所高校的南京仙林大学城距开发区仅3公里,为开发区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在搞好基础设施的同时,开发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并于2003年7月1日顺利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国家标准规范环境行为,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的品牌形象。
提高主要经济指标
2004年开发区工业产值660亿元、税收15.5亿元、生产总值79.5亿元、出口创汇23.15亿美元,2005年1~5月,开发区工业产值328.7亿元、税收7.6亿元、生产总值51亿元、出口创汇13.6亿美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5年第一季度,在商务部列入统计的7项经济指标中,开发区有4项指标排在第6位,开发区已跻身于国家级开发区的先进行列。
增强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形成规模。
开发区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轻工机械、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果最为显著,已成为开发区的"龙头"产业。目前,开发区内集中了夏普、日立、富士通、LG电子、LG飞利浦、LG化学、博西、伟创力、飞利浦、赛斯、华新集团、瀚宇彩晶、依利安达、熊猫集团、紫金集团、华电集团、宏图三胞、新华海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拥有各类电子信息企业311家,投资总额182.18亿元(其中,外资企业126家,投资总额17.99亿美元;千万美元以上项目59个;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企业有17家),初步形成了以平板显示器件为代表的计算机类产品、通信类产品、信息家电类产品的生产基地。
2004年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7.53亿元,同比增长68.45%。电子信息产品出口2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62%。2005年1~5月,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6.2亿元,同比增长59.2%,电子信息产品出口12.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59%,保持了高速的发展态势。
平板显示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
开发区现有平板显示器件研发、生产企业42家,投资总额已达10.46亿美元,注册资本4.73亿美元。作为我区电子信息重点发展的产业,目前液晶显示系列产品已形成了从TFT-LCD、STN-LCD、TN-LCD模组及与其配套的PCB、SMT各类基板组件、偏光板、背光模块、背光零组件、高技术镁合金元器件到显示器和电视等终端产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等离子已形成PDP模组、PDP电视系列产品,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1.89亿元,同比增长185.2%,占开发区同期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70.73%;出口19.85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占开发区同期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的90.47%。2005年1~5月,平板显示产品实现工业总产值209.86亿元,同比增长61.89%,占开发区同期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81.91%;平板显示产品出口11.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11%,占开发区同期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93.61%。
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我区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以引进外资为主,以工业大项目为主,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引进项目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引进研发中心。目前已有平板显示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等3家国家级研发中心落户我区,LG、夏普、伟创力等国际知名企业也均在国内设立了研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