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见了,你最近还好吗?......[可回复]”,“又到周末了,今晚去哪吃饭去呀?......[可回复]”......相信好多手机用户都收到过这样莫名其妙的问候短信,发信的也是全是陌生号码。出于好奇,一些用户可能就会随手回复一条:“你是谁?”岂知道,你回复这条短信就陷入了别人的圈套,几块钱的信息费就被别人骗走了......
“这种情况还不叫抢钱,是一种骗钱、偷钱行为。”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一位一直参与短信监管的官员告诉笔者,随着各种监管措施的到位、政策法规的完善,短信市场已经不是发展初期的“明目张胆的抢钱”了,短信陷阱已经变得越来越隐蔽。尽管各级电信监管部门都采取了各种措施,信息产业部也多次出台相关规定,但是一些不法短信业务经营者仍然通过欺骗、引诱等方式来让用户定制各种收费短信,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信息产业部下月将开始重点整治这个骗钱行为。”
笔者也曾经多次收到这种欺骗短信,但是笔者还没有上过当。不过笔者从那些一时被“蒙蔽慧眼”的朋友里了解到这种骗钱伎俩基本如下:如果用户回复了一条短信到对方指定号码,该业务提供商就默认发短信者确认定制他们的收费短信(可能是按月收费也可能是按条收费),然后用户手机上就会收到类似于算命、预测桃花运以及庸俗的性爱技巧等内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就已经悄悄的为对方“贡献”了几块钱的信息费。另一种情况则是以免费为诱饵,但不说明免费的期限,让消费者误以为可以长期免费,从而纷纷跌进“免费短信”陷阱。
信息产业部的该位官员告诉笔者,信息产业部曾先后下发《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电〔2004〕136)以及《关于治理当前电信服务热点问题的指导意见》(信部电〔2005〕54号)等文件,要求对各种短信陷阱和其他不规范电信业务进行整治。按照这些文件的要求,收费短信具体确认过程为:先由用户通过网站或者手机向信息服务商提交定制服务申请,信息服务商在收到用户服务申请后,要向用户发送确认信息,且请求确认信息中必须包括收费标准,在收到用户的确认反馈后,信息服务商才能向用户提供服务并相应计费。若用户未进行确认反馈,视为用户撤消服务请求。“按照这个流程要求,上面的不法短信服务商就是包办了用户的服务定制申请,直接向用户发送蒙蔽性质的确认短信,引诱用户上当。”
“从7月开始,信息产业部将开始整治这种短信骗钱行为,按照《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电〔2004〕136号)文件的要求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信息服务商给予严厉处罚,甚至取消短信业务经营资格。”该官员补充说,“信产部已经处罚过一批不符合要求的信息服务商了。”
在此,笔者也告诉读者几招避开短信陷阱的方法:目前电信运营商都已经按照信息产业部的要求开通了退定通道,你可以发送00000到短信提供商的服务代码,将其所有业务取消。如果你仍然不放心,或者不知道自己定制了哪些短信业务的话,还有一招可以帮你迅速知晓并退定这些业务:移动用户编辑短信0000发送到186201,联通用户拨打10109696联通在信热线电话,都可以知晓自己定制的短信业务情况,对方会通过回复短信或者其他方式告诉你退定的方式,必要的时候可以请移动的1860,联通的10010客服热线协助你取消定制。另外,对于一些恶性欺骗或者不满意信息服务商的处理结果,你还可以直接向信息产业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投诉,投诉电话为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