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火热的,而比夏天更火热的是IT市场的销售大战。液晶从它一出现就得到很多关注,在今夏也绝不冷清。虽然前段时间液晶面板缺货,但仍阻挡不了暑期促销的降价。今年的降价主要集中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上,降幅相对小尺寸大一些。这导致大尺寸液晶显示器成为今年的主流产品。此外,8毫秒和12毫秒谁是今年的焦点?针对这些主流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液晶显示器之“屏”定天下
面板厂商华映之前表示,因为价格低,15英寸面板的供给量逐渐萎缩,面板厂大多不愿意生产15英寸面板,转而将产能投向19英寸产品,导致大尺寸产品供给量大增,从而造成价格持续下滑。
从技术角度看,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尺寸液晶显示器技术不断成熟。和15英寸相比,17英寸和19英寸液晶显示器价格贵不了太多,因此对消费者而言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今年年底,主流面板厂商会将生产技术从第5代升级到第6代或第7代。到时,即便17英寸缺货,应该还是可以买到便宜的19英寸液晶显示器。
正因为这样,在赛格卖场里头,以17英寸和19英寸为代表的大屏液晶显示器价格趋势仍然是“降”字当头,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今夏的主角。
液晶显示器之“A”级演绎
上半年,由于液晶显示器的频频跳水,很多消费者放弃了CRT,而选择液晶显示器。但就在我们还津津乐道降价狂潮时,有一条消息却让所有人震惊:“有大约10万片B级LCD面板流入国内市场。”消息一传出,马上就有人把它和液晶显示器价格的连续跳水联系起来,一些人甚至放弃了液晶,重返CTR显示器的怀抱。
到底什么是B级LCD面板呢?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生产出来的液晶屏都是完好无缺的,大约15%—20%的产品会存在诸如有坏点、亮度不均匀等问题,那么这样的液晶面板就会被列入B级产品里。
而对于A级产品,各个厂商的标准并不完全相同,韩国的生产商规定存在三个以下坏点的面板为A级面板。日本厂商则规定为五个坏点以下的面板为A级面板。台湾厂商则规定坏点在八个以下的就属于A级面板。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就被各个厂商列为B级或者C级面板,C级是比B级还差的面板。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在选购时消费者可以通过专业的软件MonitorsMatterCheckScreen测试。也可以通过写字板或把桌面背景调整纯色观察,以此来检测LCD是否有亮点。
液晶显示器之极“速”响应
前不久,明基推出了响应时间为4毫秒的液晶显示器。作为一个新技术,4毫秒响应时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于游戏玩家。不过今年市场主流是8毫秒液晶。ViewSonic、BenQ、奇美集团和飞利浦电子公司纷纷主推8ms响应时间。
对于玩家而言,响应时间意味着无拖影,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在视觉感官上并没有太大差别。
针对响应时间的测试:可在黑色背景下快速移动鼠标指针,或拖动文件窗口观察拖影现象。为了体现LCD的灰阶反应能力,可以快速转换不同背景色和移动带颜色的色块来全面检查不同颜色转换的响应时间。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赛车类的欧美电影,通过实际观看视频播放是否清晰、有无拖影来进行测试。
2003年,在“健康”的诉求下,15英寸液晶显示器开始风靡国内市场;2004年,“舒适体验”消费需求旺盛,17英寸液晶显示器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2005年,随着广大用户对视觉享受的追求的升级,19英寸大屏液晶显示器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