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1:发布结算报告的索尼执行董事EVP兼CFO大根田伸(左)和该公司高级主管(Corporate Executive )SVP汤原隆男。 |
索尼2006财年第1季度(4~6月)联合结算显示,电子业务“取得了超出预测的成绩”(索尼执行董事高级执行副总裁(EVP)兼首席财务官(CFO)大根田伸),实现了474亿日元的营业利润,弥补了其他业务的低迷。
销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1.2%,达到了1万亿7442亿日元。但大约一半的增收缘于日元贬值,如果按上年同期的汇率计算的话,仅增收6%。游戏业务和金融业务领域均减收,不过在所有地区的供货量均实现增长的液晶电视“BRAVIA”等电子领域实现了增收,另外凭借《达芬奇密码》的热播,电影领域也实现了增收,总体增收额超过了减收额。营业损益比上年同期改善336亿日元,实现利润270亿日元。
“电子业务平稳恢复” 利润增加的主力军是在2005财年表现低迷的电子领域。销售额同比增加13.5%,达1万亿2809亿日元,营业利润比上年增加了741亿日元,达474亿日元。电子业务的营业利润为3.7%。“电子业务正平稳地向恢复的方向迈进”(大根田)。
利润比上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销售额的增加贡献了261亿日元,成本率的改善贡献了364亿日元,另外日元贬值也贡献了205亿日元,发挥了重要作用。液晶电视、数码相机和个人电脑业务实现了增收。而CRT电视、等离子电视和游戏机系统LSI则减收。
尤其是数码相机“Cyber-Shot”的良好表现超出了索尼的预测。以T系列和W系列为中心的销售额的增加、成本降低超过预测均为利润的增加做出了贡献。另外,商用HDTV播放设备的销售额的增加也超过了原来的预测。
而拉动电子业务增收的液晶电视业务的业绩则低于索尼的预测。FIFA世界杯举行期间,电视机的销售数量增加了近4成,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索尼大根田)。电视业务整体方面,销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70%,达2600亿日元,营业损益同比改善300亿日元,出现了110亿日元的赤字。液晶电视方面,虽然实现了扭亏,但伴随CRT电视业务缩小而出现的赤字状况仍在继续。据该公司称,2006财年下半年电视业务将会实现盈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电子业务方面, 库存资产比上季度增加了1418亿日元,累计达到了8076亿日元。库存周转天数为52天。主要原因是:液晶电视的销售额增加预测低于预期水平造成库存积压,以及将于2006年11月上市的PS3专用微处理器“Cell”的储备生产。不过“这些库存量都可以在1年内消化掉”(大根田)。
由于任天堂DS热销,PSP销售额下降 在其业务方面,游戏业务的销售额为1225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1%,大幅回落。减收的主要原因是,PS2的销售额的减少,以及PSP的销售额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由于任天堂DS的攻势,尤其是日本市场的销售额低于预期水平。欧洲市场“虽然比日本市场要好一些,不过也低于预期水平”(大田根),美国市场“大致与预期水平相同”(大根田)。营业损益方面,将PS3的开发投资等计算在内,赤字达到了268亿日元。(记者:浅川 直辉)
 |
图2:电子业务营业损益情况得到改善,实现了474亿日元的盈利。 |
 |
图3:游戏业务回落,出现了268亿日元的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