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中国的TD-SCDMA成为3G的三个国际标准之一,中国数字电影机也应该有自己的国际标准!”面对好莱坞7大片商主导的DCI标准联盟(国际下一代数字电影机规范联盟)的步步紧逼,地产商,同时也是中国首家民营数字电影院线时代华夏董事长的张宝全坚信,中国制定自己的数字电影机标准的条件已经成熟。
张宝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10月,他将携自己的数字电影机赴美接受检测。在张宝全眼中,中国数字电影机标准已成为避免中国数字电影命脉落入好莱坞之手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电影机的标准已经成熟”
记者:很多人认为您申请中国数字电影机标准的想法不切实际。
张:他们并不真的了解这件事的意义,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战略问题。
记者:因为DCI已经威胁到了中国数字电影市场?
张:中国的数字电影屏幕是世界上最多的,中影院线就有160多块。但是,中国没有数字电影机,几乎都是用柯达、杜比的,中国数字电影机是跟着美国走,美国电影技术、内容的强大无异于主导了标准。
DCI标准已经融入了权利的因素、控制的因素。DCI指定生产者必须使用汤姆逊、惠普的技术,并且使内容商可以在网上直接授权,这就意味着内容商可以通过网络把公司开到全世界。DCI正在从技术标准向市场标准过渡。
记者:所以您认为专利费的损失只是一方面?
张:对,最重要的不是1万元的专利费,而是内容商对市场的控制垄断。放映商一定要有权利,否则,就会造成买卖的不公平。
申报中国标准就是要打破内容商的垄断。我认为,中国数字电影机的标准已经成熟了。中国可以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在机器里设定管理控制程序,这在中国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在美国有很多院线都是内容商投资的,但是中国不是,放映联盟也应该有放映许可的授权,通过这个来维护放映商的利益,和内容商讨价还价。
“政府有必要推动这件事”
记者:申报标准的进展如何?政府对这件事的态度如何?
张:我还没有正式申报,申报文件还在准备,但是,我想完全不存在“不切实际”的问题。我们的机器完全可以达到标准,中国政府有必要推动这件事。
记者:中国标准会对国内数字电影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张:我们现在讨论的,正是针对外来的“游戏规则”。中国电影市场很庞大,但是也有很大不确定性。WTO过渡期快结束了,日本、欧美首先就要和中国谈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里最大的核心一定是音视频。
美日很多舆论曾经都认为索尼最大的败笔在于收购哥伦比亚,但是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这说明索尼很早就发现了,内容产业可能会决定我们的技术。
目前国际上按DCI标准研发数字电影机的就三家,除了我们还有杜比和柯达,他们的DCI放映机价格100万元一台,而我们的才15万到20万元。但如果你想在机器上增加放映权,只有写进标准,DCI联盟才可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