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兴产业崭露头角
数字电视、IC设计、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等领域崛起一批龙头企业
深圳商报记者洪宾刘洪恩
本报讯进入8月,芯邦微电子创始人、总裁张华龙的心情轻松而欣喜。给他带来这份好心情的,是公司最近的一份“业绩单”:创办仅3年的芯邦,自主设计的第一款芯片——U盘控制芯片,已实现300万片的单月销量,约占全球U盘芯片30%以上的市场份额,前两季度的销售收入超过900万美元。
而芯邦瞄准的第二款主打产品手机存储芯片,也已顺利完成设计,送往晶圆厂制样片,一旦量产,利润前景比U盘芯片还要看好。
创业型企业芯邦仅靠一款U盘芯片的成功研发、量产,就迅速跻身全球闪存控制芯片主流供应商的成长案例,折射出深圳IC产业“风生水起”的发展势头,以及市政府近年来大力培育、打造新兴产业取得的显著成效。
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
IC(集成电路)产业是现代IT产业的“心”和“魂”,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深圳仅IC设计产业一项,去年的产值就突破了3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伴随全球半导体巨头意法半导体公司近期宣布的5亿美元在深投资计划等一批大项目的启动,深圳的IC产业链将逐步完善。市科信部门最近乐观地提出:预计到2010年,势头强劲的深圳IC设计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50亿元,并有力地推动整个深圳IC产业的发展。
记者获悉,近年来,伴随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产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成了深圳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但从产业结构来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电子等IT领域,按产业统计,“一业独大”的IT产业产值规模已占全市高新产业的九成以上。
不同于IT产业的新兴产业,是未来优化深圳经济结构并实现新突破的希望所在。在继续做强做大IT业的同时,近年来,深圳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为深圳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后劲”,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批新兴产业产值超百亿
据悉,经过几年来的努力,除IC设计外,数字电视机顶盒、生物医药及器械、新能源及材料、半导体照明等一些产值已达百亿元的新兴产业,无论从产值规模和行业地位来讲,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业绩”均已十分显著,开始崭露头角。
市发改局负责人最近透露,在强力打造数字电视产业强市的短短几年中,单从数字电视制造业来看,深圳目前实现的年产值已近1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的同洲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专用集成电路及关键部器件、数字电视机顶盒等行业领先的5大产业集群。
此外,在备受关注的未来清洁照明产业——半导体照明(LED)领域,深圳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企业聚集地。全市约有700家与LED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2005年销售总额达96亿元。
新兴产业计划支撑深圳经济未来
“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是正在迅速发展的高科技新兴产业,希望加快建设进度,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新突破作出贡献。”前不久,专程前往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调研的许宗衡市长,对首期投资预计达30亿元的园区化合物半导体照明基地项目明确表示:市政府将全力支持,做好服务。
市领导对园区的项目非常关心,主要是因为在我市158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上,光明园区如同一颗正待精细雕琢的明珠,承载着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新突破的希望。据悉,作为“十一五”期间市产业带重点建设的片区之一,光明园区将着重发展平板显示、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目前,中华映管TFT-LCD模组项目、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照明等一批大型项目,均在此落户。园区已签订投资协议的46宗项目投资总额177亿元,预计建成后年产值将达450多亿元。
另据上周刚刚“浮出水面”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规划及目标:未来5年,深圳将努力打造高档平板显示(FPD)产品的制造基地,使深圳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成为超过1500亿元产值规模的大型产业,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预计这一新兴产业计划的实施,将使深圳经济获得又一个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