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收藏本页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市场分析>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本土第一果汁品牌汇源

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本土第一果汁品牌汇源


添加时间:2012-05-30 | 返回首页
更多

     一个没有话语地位的企业,将会是一个没落的企业;


  一个没有民族企业的产业,将会是一个空心的产业;


  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民族,将会是一个脆弱的民族。


  可怕的收购


  警惕的家伙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出价179亿港元收购中国本土第一果汁品牌汇源,这绝对是一则爆炸性的经济新闻。而且在这一消息告示之前,似乎外界没有闻到任何有关收购的气息,这让很多人觉得事情来得太突然——怎么一个好端端的民族品牌就这么拱手相让给外资企业呢?


  虽说朱新礼能从中套现74亿港元现金,但是他真的就愿意把一手养大的孩子送给一个美国人?他打心底里很不乐意,却已无可奈何。因为他已经陷入了一个捆绑之计中。


  按照各方的计划,汇源果汁和可口可乐的收购协议应该是在8月27日签订,报价当天朱新礼必须签订转让协议,但朱一直推了几天。就在这两三天当中,朱受到了来自达能以及华平方面的压力。直到8月31日,朱新礼不得不在合同上签字。原因是汇源控股早先和达能、美国华平基金签订过一份三方关于股权转让的备忘录。


  按照备忘录,在对方报价之后,三方一致行动,当有一方反悔,反悔方必须承担相应损失。如可口可乐报价12.20港元,如果一方不同意,就要补偿差价(12.20-市场价)。“这将是一个巨额数字。朱新礼实际上是中了达能的捆绑之计。”


  有人猜测,商务部可能会出手狙击这笔交易。但如果狙击不成,汇源的果汁只能流入可口可乐的杯中。可口可乐轻松地坐上中国饮料市场第一把交椅。


  由此可见,在这次收购过程中,达能充当了一个幕后操作的角色。更令人可怕的是,在中国多家大型本土民族企业中,达能都据有一定的股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达能就以参股或控股等方式参与过乐百氏、娃哈哈、益力、正广和、光明、蒙牛等众多饮料企业。有一天,他们当中是否有谁牌还会步汇源的后尘吗?


  这是一个不得不令人警惕的家伙。这是一个不得不提防的所谓的商业行为。


  惯用的手段


  粮油的苦味


  非常担心,还会有下一个“汇源果汁”,甚至一个产业落入外资的手上。否则,一个企业或一个产业就永远丧失了定价权和市场话语权。


  跨国巨头切入中国市场的手法非常有策略性——有一种是参股、控股或收购某个行业的大型企业,然后逐渐在通过资本手段,掌握该企业的绝大股份或话语地位;有一种是借力营销,通过资本或技术或产品之优势,渗透到国内企业中。然后通过一些合法合规的手段,进行内外部的运作,更有甚者故意给企业设置发展障碍,最终形成企业主力或主角;还有一种就是通过低价策略,冲击国内原有企业的市场,导致国内企业业绩下滑或破产,最终走向死亡或被收购的命运。


  他们运用各种策略切入中国消费市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控甚至垄断某个行业。


  这种现象不止在一个行业出现。比如食用油行业,中国本是一个农业与种植业大国,超过8个亿的农民和广袤的土地资源,足以实现自产自给。但是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所控制,即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Dreyfus)。


  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中国食用油三大品牌“丰益嘉吉系”的金龙鱼100%外资,“中粮系”的福临门100%国资,鲁花51%民营资本(25%丰益,24%中粮)。三大食用油品牌占中国食用油70%以上市场份额,其中“丰益嘉里系”独占中国食用油近50%市场份额,而“中粮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贸易进口对象仍是美国ADM。


  也就是说,“ABCD系”已经掌握了我们对食用油消费的命脉。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现象,十分令人忧虑的后果——也许我们现在还没有尝到食用油里的苦味。


  佛照的命运


  遥远的期望


  也许,关于可口可乐与世界粮油商对中国果汁饮料与粮油行业进行竞购的事例,与照明行业并无多大的关联。但因为照明行业尚未出现绝对影响力和市场地位的本土品牌,还不足以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不足以让他们大动干戈地去收入囊中。但实质上,有一些迹象或苗头就出现在了曾经的行业老大们的身上——佛山照明是一个值得惊醒的案例。


  曾几何时,佛山照明一直是中国民族照明品牌的骄傲,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中国灯王”。然而,自从被德国欧司朗和佑昌照明逐渐站上佛山照明股份第一和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后,佛山照明的命运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有人认为是中国股市的下挫,导致佛照业绩的走弱;有人认为是佛照品牌老化,导致市场份额的下降。而当初预期的“借东风,进全球”的期望也变成了一种失望。


  2005年6月,佛山市国资部门彻底退出佛山照明,将佛山照明交与欧司朗,旨在借欧司朗在照明行业的强大实力将佛山照明做强。但是三年来,佛山照明经营发展却每况愈下——市场优势弱化,管理更加保守,高层频频离职……


  有专家评述说,佛山照明实质上是被欧司朗冷藏着。2007年,欧司朗和佑昌未向佛山照明股东大会提出关于公司2006年度的利润分配的方案,并在去年5月召开2006年度股东大会上对符合承诺的利润分配比例的分配方案投弃权票。“欧司朗除了破坏了分红文化之外,对佛山照明这几年的发展,也要负担相应的责任。”一位专业人士如是说。


  而佛照董秘林奕辉则认为:“虽然大股东进入后没有明显体现出效果来,但是大股东还是在销售和采购上做了一些努力,关键是市场大环境的确也不是很好。竞争很激烈,全中国有1400多家灯炮厂,而且民营企业居多,竞争比较无序。”


  整个市场确实是仍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但同行的飞利浦、雷士、欧普、三雄*极光等却在最近三年内保持较快速度的提升,这在暗示着一个什么样的现象。


  果汁的汇源、照明的佛照,都在与外来资本做不懈的博弈。我们希望,能得到不一样的博弈的结果。我们更期望,佛照能够东山再起。希望这种希望,不会变成一种遥远的奢望。


站内导航

注册帮助 | 国际LED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LED网 | 中国LED网 | LED照明 | LED显示屏 | LED灯 | LED路灯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 ©200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网站版权所有:深圳鼎盛创媒 | 粤ICP备07055621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内容,凡注明署名的,其版权属于署名者所有,转载请注明署名。
本站未注明来源ledwang.com之稿件均为转载稿,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发邮件与ledwang.com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