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今天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了。深圳市面积最大、土地储备最多的龙岗区,依山傍海,山青水绿,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是深圳市唯一的“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龙岗展区亮点纷呈,成为第八届高交会上一道璀璨靓丽的风景线。
亮点一:形象设计独具匠心
高交会龙岗展区位于会展中心1号馆,展区面积370平方米,整体形象设计别具匠心。展区以“龙”文化概念为主旋律,以“山海龙岗”为特色,以“效益龙岗”、“创新龙岗”为重点,充分利用展场空间和人流主视面营造“和谐龙岗”的浓厚氛围。展厅正前方,作为龙岗的象征,有一个淡黄色的“龙”的造型,新颖独特,气势恢宏;展厅上方的中心位置,有一只被高高擎起的红彤彤的圆球,它像一轮火红的太阳,象征着与时俱进、蒸蒸日上、不断发展的崭新龙岗。同时,有一条黄色的飘带呈螺旋式上升状环绕在展厅上方的四周,飘带上镶嵌着一张张色彩明亮的巨型照片,照片展示了龙岗的山海风光、客家围屋、大鹏所城、龙城广场等自然、历史与现代人文景观。展厅整体设计结构简洁,线条流畅,通过大量地运用巨型彩色图片,增强了视觉效果和震撼力,突显了和谐龙岗、效益龙岗、平安龙岗、生态龙岗的魅力,展示了龙岗区优良的投资环境。同时,展区通过对龙岗区整体形象推介与高新技术产品展示的有机融合,实现了自主创新科技主题与和谐龙岗自然、人文环境的完美再现。
亮点二:展品突显自主创新
据了解,龙岗区2005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504.18亿元,占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62.8%。在此次高交会上,龙岗展区充分突出了第八届高交会“自主创新”、“循环经济”和“知识产权保护”三大主题。展区展示结构重点为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留学生创新创业、和谐龙岗四大功能区。其中,自主创新展示功能区展示了龙岗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富有竞争力的8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形象和370多种型号的产品,通过现代光感结构造型的高技术手法,充分展示了“创新龙岗”、“效益龙岗”的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发展成果;以节能、降耗、环保产品为基调的循环经济展示区,展示了15家企业的40多种型号的产品,通过可循环利用的结构材料、弧型结构的展位造型,体现了循环经济的能动、互动、延伸发展理念;以深圳市留学人员(龙岗)创业园企业为主体的留学生创新创业展区,充分体现了龙岗区技术创新的尖端水平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以龙岗自然景色、人文风光为靓点的山海龙岗、和谐龙岗展示区,融合产品展示,体现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亮点三:高新技术产业亮点纷呈
龙岗区200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00多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近50%;增加值280多亿元,占全区GDP的30%;出口50亿美元,经深圳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家,专利申请量为6100多件,形成了以华为、比亚迪为代表的民族高新技术品牌,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在第八届高交会上,龙岗展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展,充分展示了龙岗区通信、计算机、储能材料、光机电、汽车电子、循环境经济和生物技术等七大高新技术领域、90多家企业的400多种产品。以华为、天时达为代表的通信产业,以新天下、利盟为代表的计算机产业,以比克、豪鹏科技为代表的储能材料,以麦克维尔、元征为代表的机电产业,以五洲龙、金积嘉为代表的汽车电子,以唯特偶、胜德意为代表的循环经济,以转基因国兰、超级杂交稻、转基因棉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产业,充分展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创新龙岗、效益龙岗、山海龙岗、和谐龙岗的新风貌、新气象。
亮点四:生态农业引人注目
第八届高交会上,价值100多万元的金边国兰,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转基因棉花、新一代高营养健康食品——芥蓝籽油,都将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据了解,作为深圳市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的龙岗区,已形成了“设施农业”、“园区农业”、“海洋农业”并重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畜牧、水产五大产业龙头带动的现代生态农业。龙岗区建设了东部海洋高新区、碧岭生态村、平湖生态园、布吉龙妃园、金沙农科园等生态农业园区;建立了袁隆平超级稻研发基地、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中国生态学会和国家环保总局碧岭生态农业示范区、广东省碧岭科普教育基地等产学研示范区;塑造出天茗转基因金边国兰、红掌、神农庄新龙岗鸡、康达尔黄鸡、田园无公害蔬菜、南澳九孔鲍鱼、坪山绿色野菜、高桥转基因棉等名牌农产品。
亮点五:循环经济魅力无限
第八届高交会上,龙岗展厅推介的节省空间、智能化、安全环保的怡丰绿色车库,以及其他参展企业推出的循环经济产品将引起众多人士的浓厚兴趣。据介绍,近年来,龙岗区循环经济建设实现快速发展,建立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生态环境优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深圳市最适宜人居的区域之一。实现了“环保双达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8.8%。城市污水处理率66%,垃圾焚烧发电等无害化处理规模60吨/天;循环经济助推工业结构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调整优化,向清洁型、环保型、生态型的园区集聚产业发展。七娘山、马峦山、西冲、下沙等自然生态型山海旅游精品在环境保护中逐步形成品牌,旅游环境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56%,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7.7平方米,为深圳市唯一的“全国生态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