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款的新iPhone会采用OLED,似乎已经成为各家分析师普遍的预测。不过,对苹果来说,要让供应链长期提供足够产量,还要进行风险管理,仍要花上一番功夫。

为了确保OLED面板多方供应来源,苹果目前也已经积极在日本寻找别的OLED供应商。(图片来源:苹果)
据《彭博社》报导,由于目前OLED市场的王者仍是三星,具有99%的极高市占,使得苹果仍不得不边顾及专利诉讼与竞争关系和三星合作。不过,也由于苹果通常会选择多方供应来源来强化议价能力,例如让台积电与三星争抢晶片代工,因此苹果目前也已经积极在日本寻找别的OLED供应商。
其中一家便是不久前被鸿海集团收购的夏普。在鸿海对夏普2,000亿日元的收购价中,便包含夏普将投资OLED的承诺。至于目前主要向苹果供应iPhone LCD萤幕的“日本显示器”(JDI),也因为iPhone的订单已经占据JDI54%的利润,使得JDI亦不得不转型投资OLED。两家公司预计会各别投资20亿美元,而这样的消息也让JDI的股价随後大涨11%。
尽管iPhone的屏幕在实测上仍然杰出,不过OLED藉由低耗电、高柔软度、高对比度和亮度,使得OLED尽管仍多有缺限,但已经在旗舰手机市场取代LCD。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旗舰,实际上也仅有iPhone受限巨大的产能需求,而无法用上OLED。
引人好奇的是,尽管苹果已经与三星开始磋商OLED的供应细节,甚至引入日前专利纠纷的部份,不过三星的产能能否应付苹果、自家手机和其他厂商仍是个问题。或许到最後,苹果依然会采用高阶机种方搭载OLED的过渡策略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