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东湖湖畔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拥挤的车流,喧嚷的人群,前沿的光电子技术的“硝烟”在打破东湖宁静的同时,也让中国光纤发源地——“武汉·光谷”再次成为业界瞩目的中心。在绚丽的展台背后,由通信产业报社主办的“第四界中国国际光通信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则成为业内专家勾勒光通信蓝图的重要平台。
FTTH数风流
在国内光纤到户的源头,FTTH当之无愧地唱响了此次光博会及高峰论坛讨论的主角。无论是以烽火通信为代表的综合性传输设备商还是专注于光纤接入领域的厂商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将各自的FTTH方案展现无遗。在展会现场一股光纤到户热潮正向人们袭来。
面对光纤到户的诱惑,运营商们自然不甘寂寞。作为国内宽带接入的主力军,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一改以往“单兵作战”战略,在展会中打起了擂台。在现场中国网通以武汉南湖都市桃源FTTH试点为例向观众证明了其方案的可行性,而中国电信则让参观者亲身体验了“一纤到户,无限带宽”的宽带魅力。
运营商以FTTH为契机,加速进军未来宽带市场的心情可见一斑。
然而在热闹的方案展示背后,如何打造一个健康的FTTH产业链似乎更让人期待。华中科技大学刘德明教授告诉记者,目前阻碍FTTH发展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缺乏符合大众通信需求的杀手级应用。运营商的发展重点应该从扩大宽带用户规模向探索宽带业务模式转变。只有树立内容品牌才能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其实FTTH的高速发展不能仅依靠运营商的孤军作战,只有设备商、运营商和内容服务商的多方协作才能使宽带产业链的各环节羽翼更加丰满。武汉邮科院高级顾问毛谦表示,宽带业务运营商应该发挥主导优势,进一步整合宽带内容资源,从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着力于宽带内容的开发和产业链的培育。
“暗战”光电器件
与其他各类通信展相比,光博会毫无疑问成了光电器件厂商们的一次盛会。在这里他们不会担心由于展台的偏僻而受冷落,因为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似乎象征着光电器件产业在光通信领域的基础地位,来自国内外各大光电器件厂商云集在展馆的一楼。除了楚星光纤、武汉启晟等本土厂商外,深圳腾天、西安飞秒、上海联谊、香港环联灯等一些外地厂商,也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几乎所有的光模块厂商都推出了GEPON模块和各种实现FTTH所必需的单纤双向/三向器件。可以肯定的是,FTTH的兴起已引起了国内很多光器件/模块场上的关注。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目前日、韩、美的FTTH市场给国内器件市场带来很多机遇,而未来国内FTTH的发展也会给光器件产业带来很大的空间。
虽然没有国外反倾销的威胁,但是价格的持续下降以及市场的供过于求依然让国内器件厂商举步维艰。在国内光器件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以低成本优势结合成熟的工艺技术转战利润丰厚的国外市场已成为国内器件厂商努力的目标。武汉电信器件公司市场部经理余向红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很多光模块已经广泛应用到日韩市场,尤其是单纤双向模块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国内厂商一味追求海外订单导致因抢单而大打价格战的事情时有发生。同时来自日韩和中国台湾光器件厂商的竞争压力也不可小觑。毋庸置疑,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国内光器件厂商要想分得一杯羹,除了苦练内功、加强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外已别无选择。
光缆厂商的配角力量
虽然相比众多光器件参展商而言,为数不多的光缆厂商的参展有点冷清,但是国内光纤光缆领军者长飞的出席还是让人眼前一亮。长飞展示的PCVD(等离子体激活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成为展会中不可多得的亮点。长飞商务总监俞伟昌告诉记者,PCVD工艺不仅能生产高质量的多模光纤,而且在生产特殊光纤方面也有独树一帜的优势。
良莠不齐的资本进入以及虚火的上扬曾使国内光纤产业凸现了众多危机,而核心技术的匮乏也让国内厂商在微利和扭亏的边缘徘徊。面对国外厂商对光纤预制棒等技术的封锁,一些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内厂商不惜巨资加大研发力度,逐渐摆脱了受制于国外厂商的被动地位。此次展会中,各类光纤预制棒、特殊光缆的展出正是国内光纤光缆厂商综合实力的完美体现。
除光缆产品外,众多FTTH解决方案也开始出现在光缆厂商的展台。莫非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国内厂商们选择了转型?俞伟昌解开了这个谜底,他告诉记者,面对严峻的市场挑战,很多光纤光缆厂商选择多元化发展道路,这不仅可以减轻市场压力,且可以缓解光缆市场的供过于求带来的资金壁垒。
对于国内光纤光缆厂商而言,技术的不断更迭和演进已经让“价格战”黯然失色。无论是专业化也好多元化也罢,唯有着眼于产品技术的创新与开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主动。
与会专家指出,今年的光博会是对国内光电子产业的一次检阅,伴随着国内光通信市场的复苏,中国光通信产业的整体辉煌已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