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统计显示:每花1元钱购技术,可新增产值6.2元,新增利润0.86元,上交税金0.36元——
本报北京11月23日讯 记者杨健从22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技术市场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技术市场继续快速发展,2004年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突破1334亿元;企业成为技术市场上最大的卖家和买主,技术输出量和购买量分别占市场总量的56%和75%;技术合同实施效益不断提高,最新抽样统计显示:每花1元钱购得的技术用于生产后,可新增产值6.2元,新增利润0.86元,上交税金0.36元。
据科技部介绍,近年来,我国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从1984年的7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334亿元。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和技术贸易机构6万多个,从业人员达110多万。2005年对全国13个省市595个项目的跟踪调查显示,其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78%,合同总金额为22亿元,而合同实施后新增产值136亿元,新增利润19亿元,上交税金8亿元,出口创汇12亿元。
在市场机制推动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大量技术通过技术市场流向企业,企业购买技术成交金额占技术交易总金额的比重从1998年的56%上升到2004年的75%,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反过来,企业通过输出技术所得的收入,又转入新的研究开发,打破了过去国家财政单一的科技投入结构和格局,形成了企业研发投入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