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收藏本页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行业动态>解析2006年主流液晶突破性技术(3)

解析2006年主流液晶突破性技术(3)


添加时间:2012-05-30 | 返回首页
更多

插黑技术登场

  由于成像原理与技术存在先天差异,LCD与传统CRT在动态画面显示效果上存在不小差距,如果没有革命性技术改变这种状况,对选择LCD的消费者而言,不容忽视的拖影问题始终是个遗憾。在06年,响应时间在被爆炒了4年之后终于开始偃旗息鼓,“唯响应时间论”终于走向灭亡。尽管如此液晶显示器拖影的问题依旧存在,而过去的一切手段都治标不治本,现在唯有另辟蹊径,去换一种方法去解决托影的问题。而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就要属黑屏插入技术了。

七种武器解析2006年主流液晶突破性技术(3)

插黑技术登场

  为了在LCD显示器上模拟出类似CRT的脉冲驱动方式,目前业界提出了两种主要的解决方案,一种是背光扫描(Scanning Backlight),另一种则是插黑技术(Black Frame Insertion Technology)。前者系采用增加灯管的方式实现逐行扫描,以达成近似于CRT脉冲驱动的效果,但此举无疑大幅增加了LCD显示器的生产成本,因而推广和普及都比较困难。相比之下,BenQ所运用的插黑技术,在不改变LCD背光模组的情况下,通过在动态画面间周期性持续插入黑屏,同样实现了近似于CRT的动画显示效果。

七种武器解析2006年主流液晶突破性技术(3)

插黑技术登场

  在两个图像帧之间插入黑色帧,可减少前一帧影像在人眼视网膜上暂留的时间,换言之相当于切掉了部分模糊的影像,而连续不断周期性地插入黑色帧,则真正带领LCD进入了一个彻底告别拖影的新时代。当然,这种先进的插黑技术,必须建立在AMA疾彩引擎基础之上。如果在液晶面板不具备超快灰阶响应速度的情况下采用插黑技术,动态显示效果非但不会有所改善,反而会出现更糟糕的状况。先进的AMA技术,结合BFI插黑技术,构成了BenQ第二代疾彩引擎,作为拖影现象的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了更清晰、更流畅的视觉享受。


站内导航

注册帮助 | 国际LED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LED网 | 中国LED网 | LED照明 | LED显示屏 | LED灯 | LED路灯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 ©200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网站版权所有:深圳鼎盛创媒 | 粤ICP备07055621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内容,凡注明署名的,其版权属于署名者所有,转载请注明署名。
本站未注明来源ledwang.com之稿件均为转载稿,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发邮件与ledwang.com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