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帮助中心   收藏本页
会员登录  |  注册新用户
首页>行业动态>光电业:产值将超1100亿元

光电业:产值将超1100亿元


添加时间:2012-05-30 | 返回首页
更多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理事长韩建忠日前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06年,全国光电产值将超过1100亿元。 我国光电子产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光电子产业约占全球市场的5%,估计到2010年,我国将有450多亿美元的产值,占世界市场的10%左右的份额。如何使我国光电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韩建忠认为,我们应重点突破,实施全方位发展策略。

全球光电子应用日渐活跃

光电子技术是21世纪的尖端科技。近年来,我国光电子产业规模飞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光电子技术和产业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发展日新月异。以光电显示器件为代表的基础产品LED为例,由于化合物半导体发光材料技术性能逐步提高,使LED产品技术性能日益提高,其应用产品正在向低成本、薄型化、高解析度、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度、高亮度及大尺寸方面发展,使得LED魅力四射,光彩照人,极大地促进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用于信息家电的基础产品,如PDP、TFT-LCD、OLED、PLED等,就视角特点而言,在大屏幕显示方面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

韩建忠认为,世界光电子产业中,光存储、光显示和光电子的应用日渐活跃,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在全色显示和背光照明灯产品中大量应用。

专家预测光伏发电将在21世纪前半期成为重要的能源之一。世界光伏产业以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保持高速发展。现在,白光LED的发光效率还不足以取代传统荧光灯照明,专家预测在2015年前后,半导体照明的跨越式发展即将来临。

另外,以公司为首的平板显示器供应商都在积极扩大产能,建立新的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要。LCD显示器转向家用电视,不断扩大屏幕尺寸,降低成本,提高亮度。

目前,全球光电子市场总量已接近2000亿美元。

产业自2000年下半年达到最高峰后,整体产业走势低迷,直到2004年底有了复苏的趋势,但要恢复2001年以前的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光通信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新业务的出现,随着例如等宽带业务的加速发展,光通信产业的全面升温将会到来。

到户作为的一种理想模式,世界各国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迅猛。日本、韩国、北美和欧洲用户数都在快速增长,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从国家的战略高度看待FTTH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国家项目和政府补贴,减免税收等配套政策,保证了技术的发展和鼓励进行FTTH的建设的积极性。

美国政府进行的研究已经将光学领域的纳米加工技术转移到电子领域。美国政府现在正在瞄准利用特殊的光电子技术来认定和甄别由人类或武器而制造的恐怖,而且在大学里开始了和成像方面的研究。

近几年,美国光电子产业中相当部分的光电子产品和元器件生产基地转移到亚洲,以利于保证更高的利润增长。日本光电子下滑状况已刹车,产业开始复苏。

中国光电子产业发展迅猛

近十年来,国内光电子产业也在迅猛发展。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06年,全国光电产值将超过1100亿。

国内设备市场总额达到110亿元,其中占40%,和烽火占25%,三者相加,基本占据国内市场3/4的份额。

2006年上半年中国光存储销量比2005年同期增长17.5个百分点,市场增长速度超出前期市场预期。

光电子是涉及专业众多的一个综合性产业。如果按其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光显示、光通信、光存储、光处理等行业;如果按其使用阶段来分,也可分为光材料、光器件、光整机和加工装备等四个方面。

与集成电路产业不同,我国的光电子行业与发达国家几乎是同时起步,相对而言,技术差距比较小。早在建国初期,根据当时国防与民用的特殊需要,我国就已经开始了中国光电子产业的集中布局,先后在长春、武汉、上海、北京等地,建设了一批从事光学、光电子研究的院校和企业,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光电子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在、光纤、、光器件上的技术和产业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不少产品的国内市场主要份额已被中国厂家所占据并保持较大数量的出口,这些都为中国光电产业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但与集成电路等其他高科技产业一样,我国的光电产业也存在工艺技术、核心材料、关键器件与生产设备等四个关键因素落后等情况;在产业布局上,还呈现着“小、散、乱”的现状,缺乏规模化的系统配套与产业,部分重要的器件与材料依旧需要进口;同时,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光电企业与研究院所相互独立,难于取得相互支持的有利效应。

产业链不完整制约发展

很多光电子产业在国内没有完整的产业链,附加值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部件往往被国外企业所垄断,企业能力有待提高。例如,虽然80%以上的光学头在中国生产,但中国企业自主生产的仅占7%。播放机产量虽很大,但大部分都是组装加工。刻录机几乎都由外资企业生产,中国企业较少涉及。

此外,硅片厂商的产能扩张速度明显滞后于片厂商。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家纷纷削减了对中国的供应量,国内光伏下游企业多数处于无米下锅的境地。自主创新解决太阳能电池板的产业化和供应问题是我国当前光复产业的首要问题。

光电子科技作为21世纪的战略高科技,已经得到举世公认。关于光电科技及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应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宏观上规划,加大研究开发投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出台优惠的政策措施,如给予光电子产业享受与集成电路和产业的相关政策。

目前光电子技术与其他应用技术(如信息传输、汽车工业、医疗事业、数字家电)的深入结合促使光通信、光电显示、液晶、光电器件、激光等产业发展迅猛,发展迅猛的同时,我国电子产业也有不少待解决问题。如,结构性矛盾制约产业发展,内外资企业的差距较大。关键性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落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就业结构方面,全行业高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人才瓶颈问题特别突出。行业内部巨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由于发展战略和市场地位不同而缺乏行业共建精神,产品标准化、市场秩序化和监督机制方面距离国外同行业表现差别很大。这些方面将在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

韩建忠建议,对于我国具有巨大应用市场,并且面临国际大公司竞争的光电子产业门类,政府应在研究开发,尤其是在批量生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大批量生产工程技术是连接基础研究或样品研制与规模生产之间的桥梁,研究经费投入大,运行费用高,投资风险大,一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这个环节无法实现自主创新的话,那么规模生产技术只能从国外公司不断引进。比如在显示产业领域,政府要支持和引导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提高,尽快掌握TFT-LCD规模生产线的总体设计和建设技术;政府要支持国内企业自主建立PDP规模生产线等。


站内导航

注册帮助 | 国际LED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LED网 | 中国LED网 | LED照明 | LED显示屏 | LED灯 | LED路灯
服务热线:(0755)36527366,(0755)36527388  | ©200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互联网
协会网络诚
信推进联盟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
网传播文明
网站版权所有:深圳鼎盛创媒 | 粤ICP备07055621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内容,凡注明署名的,其版权属于署名者所有,转载请注明署名。
本站未注明来源ledwang.com之稿件均为转载稿,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或发邮件与ledwang.com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