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厂商对液晶电视的大肆宣传已成为等离子企业的困扰。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等离子高峰论坛上,松下、日立等日系等离子厂商以及本土的康佳、TCL等企业纷纷出席,研究在液晶电视大行其道的情况下,等离子电视如何突围,且各企业有意成立联盟加以对抗。
眼下,液晶电视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平板电视的优先选择。上海松下等离子公司与会的一位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抱怨:“液晶电视企业在宣传产品时偷换了很多概念,误导了消费者。”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液晶电视企业宣传自己的电视反应速度达到了8毫秒,但是并不能解决大屏幕液晶电视的“拖尾”问题。“‘拖尾’现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大屏幕液晶电视面积大,图像移动的路线很长,这必然出现‘拖尾’,这与电视的反应速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除非液晶电视技术再进步一大步,否则它无法解决大屏幕电视的‘拖尾’问题。相反等离子则没有这个问题。”这位人士表示液晶电视也是非常好的技术,但目前而言还只适合制造37英寸以下的中小液晶电视。“我们是以37英寸为限,37英寸以上等离子更有优势,37英寸以下液晶更有优势。”
但从去年开始,液晶电视就逾越了这个37英寸界限,随着5代液晶面板线的投产,37英寸、40英寸、45英寸乃至65英寸的液晶电视相继问世,在市场刮起了一场大屏幕液晶电视的旋风。而且价格已经逼近同尺寸的等离子,这已严重影响了等离子电视的产品销售。
据了解,在本次论坛上,等离子厂商都把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进行对比,指责液晶电视的种种弱点,对此上海松下也承认。
“出席的企业都有意继续做好等离子电视,并且希望企业之间联手共同对等离子电视展开宣传,对抗液晶电视。”这位人士表示,目前各企业之间只是意愿,还没有真正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