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英寸目前价格已趋稳定19英寸几月内还会再降

自联想推出4999元的液晶显示器以来,液晶显示器的逐步降价已成为电脑行业不太景气的一个特征,液晶显示器似乎真的到了一个销售的高峰。就记者在市场上了解到的消息,有的17英寸和15英寸显示器的差价竟小到150元左右。面对这来势汹涌的降价狂潮,到底厂家还有多少降价空间?现在采购液晶显示器是不是最佳时机?让我们走进液晶显示器市场,一起寻找答案。
对于液晶显示器持续降价的原因,消费者还是要保持冷静慎重的态度,不可盲目地选择一些低价产品,不过LCD的降价确实是个趋势,降价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来分析。
液晶面板库存过多
面对降价,优派市场部何女士说,供求失衡是去年年底导致降价的主要原因。2004年LCD被众多厂商乐观确认为消费者采购高峰期,所以导致商家和市场之间的供大于求。据台湾电子时报消息:仅去年7月时,中国台湾和韩国液晶面板厂商至少有高达150万片的库存,旧的面板没有卖,新的面板接踵而来,这也是液晶显示器降价的真正原因所在。
另外,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15英寸和17英寸液晶的价格差越来越小,厂商当然愿意生产利润更高的17英寸液晶。而液晶显示器利用率所要求的尺寸还会越来越向17英寸靠拢,17英寸液晶显示器的成本降低和大量生产,必然导致15英寸液晶显示器价格下滑。
反应时间上玩猫腻
冠捷市场部阎经理说,随着16ms和8ms的反应时间的问世,25ms的响应时间显得落后了一些,而现在市面上促销的液晶显示器反应时间一般是25ms,基本上都是去年囤积库存的产品。如果消费者不是很介意反应时间的话,这种产品还是值得推荐,因为毕竟是初期液晶面板的楷模,质量还是很放心的。但是如果价格过于太低,就要好好斟酌一下了。因为它有可能是很多小工厂用B级液晶板加工而成,到时候不要由于自己因一时价格便宜而追悔莫及。
国外淘汰货的流入
二级面板的流入也是国内一些品牌降价的原因。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由于被国外知名厂商淘汰下来的“二级”面板被LCD显示器工厂所低价采购,二级面板的价格要比正品便宜20美元。随着这些利润客观产品产量的增加,二级面板被众多国内厂商看好并结成战略联盟。为此,劣质产品的竞争必然会干扰正常显示器市场的价格体系,这也是一些小品牌厂商可以大幅降价的原因。